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及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体寿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卫生问题,对老年个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老干部疗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7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本组500例,其中男402例,女98例,平均年龄78.5岁。脑血管疾病154例,心血管疾病124例,糖尿病102例。一次住院304例,二次住院54例,三次以上住院42例。生活不能自理者占28%。
2 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
, 百拇医药
2.1 情绪改变 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忧愁、联想,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烦恼,且多自卑。有些老人变得多愁善感,容易激动,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失眠。
2.2 性格改变 有的老人显得啰嗦,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2.3 智力改变 智力低下,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期记忆减退较明显。
2.4 惧病心理 对生病格外敏感[2]。没病害怕患病,患病后又担心不能治愈,时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在医院,看到别人去世或参加老友的追悼会,受到外界的恶性刺激时便联想到自己,感到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已的明天,从而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继而出现恐惧、紧张和悲观情绪。由于心理压力大,往往小病成大病,甚至没病变有病。
, 百拇医药
2.5 疑病心理 有的老年人日子清闲下来,注意力转移,对自已的健康状况开始倍加重视起来,稍有一点不适就精神紧张,忧虑重重,怀疑自已患了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足,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变化,对身体的偶尔不适感觉极为敏感,将正常生理变化认为病理现象,到处求医问药,强化自己的疑病心理“对号入座”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苦闷、忧愁等。
2.6 恃病心理 有的老年人生病后性格变得偏执、苛刻,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理,要求家人处处给以特殊的呵护和照顾,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动辄就训斥喊叫,稍不如意就叫骂不休,令家人不堪重负。这样的老年患者不愿别人说三道四,喜欢有人恭顺,要求子女百依百顺,以此显示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有时不服从治疗,不配合护理,特别计较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
3 把握患者心理,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做好心理护理
, 百拇医药
3.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由于病房环境陌生、安静,使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因此,患者进入病房时,责任护士就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搀扶患者到病床,帮助整理用物,亲切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介绍同病友,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同时向家属了解老人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为患者住院后的心理护理打好基础。并使老人感到受尊重、受重视,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3.2 密切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 由于患者离开家庭、亲人,感到孤独、失落,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关怀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使他们得到慰籍,在感情上得到一定满足。同时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使他们愿意把心理话倾吐出来,寻求护士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缩短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依赖感。同时用礼貌得体的语言,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家属经常陪伴、探视患者,避免患者产生被遗弃感。护理人员应谅解多疑患者的异常行为,主动关怀体贴他们,并适时组织老年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转移情绪,活跃精神生活。
, 百拇医药
3.3 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需求 患病后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在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的前题下,根据患者个人承受能力,向老人解释说明,同时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恢复较好的情况,消除思想顾虑,并及时告诉患者治疗效果及身体恢复情况,使他们看到疾病治愈的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精心的生活护理 护士对老人应主动问寒问暖,在生活上提供方便,对痴呆、健忘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不应急于求成和粗暴的督促。应协助完成特殊检查和服药,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纸、眼镜、水杯等,随时准备妥当,放在伸手可取的地方。对能自理的患者,鼓励适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赖心理。
3.5 注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注意病室清洁幽静的基础上,注意病房的安排,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保持心情舒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使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
, http://www.100md.com
3.6 注意患者反馈意见,修正具体措施 护士必须注意护理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护理的价值。应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信息,采用上级部门下查,不记名问卷,听取家属意见等,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改进护理计划,完善护理工作。
总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为了保障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要从家庭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抓起,经常分析老年人在这些环境中的心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很好的去护理那些心理有障碍的老人,才能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3]。
参 考 文 献
[1]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22-623.
[2] 吉幸双.老年心理健康障碍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610-1611.
[3] 林娟,金爽,李瑞兰,等.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3):364-365., 百拇医药(邱小文)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老干部疗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7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本组500例,其中男402例,女98例,平均年龄78.5岁。脑血管疾病154例,心血管疾病124例,糖尿病102例。一次住院304例,二次住院54例,三次以上住院42例。生活不能自理者占28%。
2 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
, 百拇医药
2.1 情绪改变 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忧愁、联想,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烦恼,且多自卑。有些老人变得多愁善感,容易激动,为小事而大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自制力减弱,性格急躁、易怒、失眠。
2.2 性格改变 有的老人显得啰嗦,说话多重复,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有些变得不修边幅,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有的变得幼稚,喜欢与孩子们在一起,贪吃零食;或变得自私、贪婪,好占小便宜。
2.3 智力改变 智力低下,记忆力常有减退,以近期记忆减退较明显。
2.4 惧病心理 对生病格外敏感[2]。没病害怕患病,患病后又担心不能治愈,时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特别是在医院,看到别人去世或参加老友的追悼会,受到外界的恶性刺激时便联想到自己,感到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已的明天,从而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继而出现恐惧、紧张和悲观情绪。由于心理压力大,往往小病成大病,甚至没病变有病。
, 百拇医药
2.5 疑病心理 有的老年人日子清闲下来,注意力转移,对自已的健康状况开始倍加重视起来,稍有一点不适就精神紧张,忧虑重重,怀疑自已患了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足,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变化,对身体的偶尔不适感觉极为敏感,将正常生理变化认为病理现象,到处求医问药,强化自己的疑病心理“对号入座”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苦闷、忧愁等。
2.6 恃病心理 有的老年人生病后性格变得偏执、苛刻,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理,要求家人处处给以特殊的呵护和照顾,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动辄就训斥喊叫,稍不如意就叫骂不休,令家人不堪重负。这样的老年患者不愿别人说三道四,喜欢有人恭顺,要求子女百依百顺,以此显示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而使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有时不服从治疗,不配合护理,特别计较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
3 把握患者心理,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做好心理护理
, 百拇医药
3.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由于病房环境陌生、安静,使患者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因此,患者进入病房时,责任护士就应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搀扶患者到病床,帮助整理用物,亲切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介绍同病友,帮助患者建立病友关系。同时向家属了解老人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为患者住院后的心理护理打好基础。并使老人感到受尊重、受重视,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3.2 密切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 由于患者离开家庭、亲人,感到孤独、失落,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关怀的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使他们得到慰籍,在感情上得到一定满足。同时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使他们愿意把心理话倾吐出来,寻求护士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缩短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增加依赖感。同时用礼貌得体的语言,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动员家属经常陪伴、探视患者,避免患者产生被遗弃感。护理人员应谅解多疑患者的异常行为,主动关怀体贴他们,并适时组织老年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转移情绪,活跃精神生活。
, 百拇医药
3.3 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需求 患病后患者最关心的是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在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的前题下,根据患者个人承受能力,向老人解释说明,同时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恢复较好的情况,消除思想顾虑,并及时告诉患者治疗效果及身体恢复情况,使他们看到疾病治愈的希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精心的生活护理 护士对老人应主动问寒问暖,在生活上提供方便,对痴呆、健忘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不应急于求成和粗暴的督促。应协助完成特殊检查和服药,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纸、眼镜、水杯等,随时准备妥当,放在伸手可取的地方。对能自理的患者,鼓励适当活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依赖心理。
3.5 注重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注意病室清洁幽静的基础上,注意病房的安排,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保持心情舒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使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
, http://www.100md.com
3.6 注意患者反馈意见,修正具体措施 护士必须注意护理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护理的价值。应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信息,采用上级部门下查,不记名问卷,听取家属意见等,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改进护理计划,完善护理工作。
总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为了保障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要从家庭的小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抓起,经常分析老年人在这些环境中的心理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很好的去护理那些心理有障碍的老人,才能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3]。
参 考 文 献
[1]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22-623.
[2] 吉幸双.老年心理健康障碍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610-1611.
[3] 林娟,金爽,李瑞兰,等.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3):364-365., 百拇医药(邱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