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5期
编号:1195010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50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5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6例,成功率92%,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护理;并发症防治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1]。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NICU患者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者,本文对我科50例PICC置管护理体会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放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8岁,平均48.4岁,食管癌11例,食管烧伤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例,肺癌14例,肝癌12例,脑转移癌4例。

    1.2 方法 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10 cm以上扎止血带。先用皮尺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距离,常规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 cm,两侧至臂缘,铺洞巾后穿刺。穿刺者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减小穿刺角度,推进1~2 mm,右手保持钢针针芯位置,左手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左手拇指固定插管鞘,食指、中指按压插管鞘末端外上方的静脉止血,右手撤出针芯,固定好鞘管,插管鞘下方垫无菌纱布,自插管鞘处缓慢匀速置入PICC导管,插管至预订长度后从血管内撤出插管鞘。保留体外5~6 cm以安装连接器,用20 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安装肝素帽,常规用X线摄片定位证实导管末端位置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处方可输液。

    2 结果

    50例患者中1次性置管成功46例,成功率92%,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

    3 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防治

    3.1 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2],发生原因: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反复送管、导管过粗,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置管后期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与化学刺激和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处理方法:行热敷或33%硫酸镁湿敷,4~6次/d,10~30 min/次,可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措施:置管前消毒时要等到消毒剂晾干后再行穿刺,否则消毒剂可沿穿刺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刺激,引起静脉炎;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硫酸镁湿敷;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3.2 导管堵塞 是PICC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现导管堵塞应在6 h内处理,此时血栓形成时间尚短,对溶栓药物反应较敏感,复通机会较大。原因:导管扭曲、打折、药物结晶沉积、异物颗粒堵塞等引发的非血栓性堵塞或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处理方法:导管扭曲打折时,解除扭曲和打折即可解除阻塞。血栓形成堵塞导管通常发生于导管的体内末端,因血液返流形成血栓阻塞导管,此时可采用肝素或尿激酶进行脱内鞘治疗。防治:推注药物时,不同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以防止因药物的配伍禁忌导致沉淀物而堵塞管道;在封管时当使用带有针头的注射器时,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 ml注射液时,以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封管应采用正压封管。

    3.3 静脉血栓 晚期肿瘤患者血液黏稠度高,处于高凝状态,中心静脉导管毕竟是一种异物,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涡流,导致血栓形成。如术肢出现肿胀、麻木等不适,经血管超声确诊血栓形成,可给予全身溶栓药物治疗,如溶栓治疗失败,可在导管室行溶栓取栓治疗,必要时可拔除导管。

    3.4 感染 原因:感染多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或换药不及时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进行理疗、热敷、加强局部护理、换药等,必要时口服抗生素,一般无需拔除导管。防治:无论置管操作过程中还是置管后的导管护理,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其次应定期换药,每周2~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另外,导管口细菌培养及更换肝素帽应1次/周。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会给患者造成并发症的危险,所以,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相应的护理,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参 考 文 献

    [1] 骆小京.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U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2-233.

    [2] 许璧瑜,成守珍,揭素铭.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现代护理,2003,9(5):361-362., 百拇医药(李丽凡 黄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