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196438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小脑梗死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5日 李今实
第1页

    参见附件(762KB,1页)。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地减轻脑水肿和脑损害,保护神经元细胞,而且依达拉奉的分子量小,血脑屏障的穿透率高(60%),静脉给药后可以迅速到达梗死部位而发挥作用[1],其在急性小脑梗死的治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在28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配合使用了依达拉奉,并观察了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人选病例54例,均为发病12至72 h,为首次发病或过去患病后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确诊。将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50~70岁,平均67岁;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68.5岁。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使用奥扎格雷钠8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晚一次,且根据病情使用脱水剂,降压,降糖药物。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必存)3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0~14 d。

    1.3 疗效判断 临床疗效判断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分别于7 d,14 d,21 d进行ESS评分。

    2 结果

    2.1 治疗近期疗效 我们于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判断,从表1可以看出,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率及无效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2.2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ESS评分差异更加显著(P<0.01)(见表2)。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治疗14 d)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死亡总有效率

    治疗组2871172189.3%

    对照组264964373.1%

    表2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x±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后21 d

    治疗组62.17±8.1673.26±9.1182.36±8.8087.47±9.09

    对照组63.2±9.9469.77±11.7571.73±11.6076.60±11.46

    3 讨论

    小脑梗死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高于其他部位的梗死。在大面积小脑梗死后,常因为缺血面积大,继发严重脑水肿而使脑干受压,第四脑室变形,引起梗阻性脑积水,从而使病情进展迅速,而危及生命。

    在小脑梗死发生后,及时促进血流的再通和避免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减轻脑水肿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将极大地关系到梗死的预后。目前,溶栓是促使闭塞血管再通的最好方法,但既使在美国也只有不到3%的卒中患者能接受溶栓治疗[2],对那些失去溶栓机会的患者,能积极保护脑细胞,抑制细胞死亡和阻止缺血区再灌注损伤将是治疗的关键。

    依达拉奉是强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和脑内具有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阻止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阻止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的扩大,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的死亡,减轻组织损伤和脑水肿,从而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避免进一步损伤。

    临床研究证明依达拉奉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

    作者单位:133001吉林市延边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3]。我们用依达拉奉治疗28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其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治疗7 d起ESS评分即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疗效越明显。我们认为神经保护剂应在卒中发生后,神经元发生不可逆坏死前给予,也就是说越早越好。临床结果也显示24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比发作48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疗效更显著,而且因依达拉奉能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减轻组织损伤和脑水肿,使小脑梗死的死亡率得到下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62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