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1963817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25日 刘中权
第1页

    参见附件(150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46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46例中血压基本恢复正常42例,3例未达正常,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治疗;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高血压病的患患者数也在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属于高危人群,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所以加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对防治心、脑、肾并发症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高血压患者46例,男16例,女30例,年龄60~81岁,体重指数(24.23±2.67)kg/m,空腹血糖(5.57±0.95)mmol/L,餐后血糖(8.23±2.12)mmol/L,收缩压(136.00±17.24)mm Hg,舒张压(77.36±20.68)mm Hg。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占59.05%,其中心绞痛者占55.24%,心肌梗死占0.74%,脑血管病患者占32.35%,其中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别占12.28%和13.34%,其他包括脑血栓形成(1.96%)、椎动脉供血不足(6.53%)。检出肾功能异常10例。46例均未使用过降压药物,经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疾患,同时除外肝肾病变、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其他全身疾病。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定义是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1],这个定义并没有强调年龄因素,因此平均年龄≥60岁以上者血压若符合这一条件就是老年高血压[2]。

    1.3 治疗方法 ①非药物治疗轻度临界高血压(140/90 mm Hg)范围内患者12例,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限盐,少荤多素,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当做气功及有氧治疗等。未用药治疗,经3~6个月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②药物治疗对血压升高达160/95 mm Hg,一般选择1~2种降压效果较强,从单药开始,阶梯降压治疗。如选用卡托普利12.5 mg,2~3次/d,倍他乐克25~50 mg,2次/d,吲达帕胺片2.5 mg,1次/d,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次/d,北京降压0号1片,1次/d。选其中1~2种。2周为一疗程。对无效者予2~3种药物联合应用,

    2 结果

    患者经过3~6个月治疗, 46例中血压基本恢复正常42例,3例未达正常,1例死于脑出血.

    3 讨论

    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约占40%,双亲均患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环境因素约占60%,包括:(1)饮食:盐摄人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有关,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每天饮酒量超过50 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2)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3)其他因素:①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②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患者50%患有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治疗基本原则[3]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脏及其他脏器功能减退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差等特点,故需遵从一定的治疗原则,以延长预期寿命,改善生活质量。①治疗前后准确测量坐、立位血压,治疗期间应动态观察血压;②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观察降压幅度和不良反应,为有效地控制血压,常需≥2种降血压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③注意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常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风湿病、糖尿病、肥胖、抑郁、认知功能障碍、胃肠道疾病等),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去痛片、消炎药、气管扩张药、胃黏膜保护剂、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避免药物相互干扰;④治疗方案尽可能简化,推荐长效药物,以利于平稳降压并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治疗顺应性;⑤最好不在夜间服用降血压药物,以免夜间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总之,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予以足够的重视,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降压药以配合中药治疗,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