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1974546
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徐邵华 陈宪福 董国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400KB,2页)。

     【摘要】 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骶椎退行性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把腰神经根受到机械性的压迫行为作为引起腰骶及下肢放散痛的首要原因。继而围绕腰骶神经根的走行、位置、毗邻作了大量实验及观测,本研究侧重腰骶神经根通道的解剖学研究,以其为腰骶神经根痛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腰骶;腰骶神经根;解剖

    1 材料与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25具,其中男19具,女6具。沿脊柱后正中线自T10棘突到S2节段,棘突处切开,逐层分离肌肉至暴露椎板。用解剖刀和椎板冲击式咬骨钳在腰骶椎上下关节突的内侧咬除椎板,暴露两侧硬膜囊及神经根。用眼科钳小心分离出L4~5及S1神经根至上下关节突处。观察:①L1-S1神经根由起点到神经根管内口的长度、直径及毗邻结构;②L1~S1神经节的大小、位置及毗邻结构;③观察侧隐窝及神经根在椎间管内口的解剖特点。

    2 结果

    2.1 自腰骶神经根发出点至神经根管内口长度,见表1。

    2.2 侧隐窝构成及神经根在椎间管内口的毗邻 由L1~3所围成的椎管,呈椭圆形,称为中央椎管。L4~5椎骨所围成的椎管,分为中央的椎管及外侧的侧隐窝。侧隐窝为下腰椎独特的结构,由椎弓根、椎弓板及椎体后缘围成,呈三角形,主要容纳神经根及神经节,是神经根的通道。侧隐窝前面为上位椎间盘的纤维环和同序数椎体的后部,后面为上下关节突及黄韧带,外侧为椎间管内口,内侧为朝向中央的椎管。椎间管内口的上下壁是椎弓根切迹,后壁是椎间关节的关节囊及部分黄韧带。神经根由硬膜囊发出后,由根袖包绕向下以不同角度及长度走行,在硬膜囊部,神经根相对固定,神经根较为紧张,神经根仅借少量结缔组织与其后壁相连,较为疏松,易于分离,张力较小。而到椎间管内口处,神经根周围韧带较多,又有软组织充填,神经根较固定,活动性差,张力大。

    3 讨论

    3.1 神经根及其毗邻结构的分析 陈伯华[1]等对腰神经根的观测结果如下:①腰骶神经根自上而下和硬膜囊形成的夹角有逐渐变小的趋势;②神经根自出发点到椎间管内口的长度逐渐增加;③自上而下神经根的直径逐渐变大。L4~5神经根在进入椎间管内口之前的行程长和椎间盘接触的机会增多,则其受压几率亦增多;侧隐窝为下腰部椎臂所特有的结构,也是L4~5神经根或神经节的通道。侧隐窝的出现使神经根通道变得相对狭窄。L4~5及S1神经根较粗,而侧隐窝又狭小,如果此时有腰间盘突出或腰退变发生,则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肥厚的黄韧带、增生的上下关节突,可能压迫其间走行的神经根。对于L1~3神经根,由于只有中央的椎管,没有侧隐窝,神经根又相对较细,神经根和椎间盘接触几率低,就不易受压。所以临床手术时见到的神经根受压主要发生在L4~5及S1。

    3.2 椎间管内口的解剖学分析 Scheclinger D在1992年研究表明:神经根的不同部位被硬脊膜包绕的方式不同。在椎间管内口,运动和感觉神经根被坚韧的根袖紧密包绕,不宜活动,这种结构使其形成水肿后更易受损[2]。笔者观察到神经根由硬膜囊发出后到椎间管内口处,神经根后方仅借少量结缔组织和后壁相连,较为疏松,易于分离;在椎间管内口则纤维连接及较多软组织填充,张力大,比较固定。神经根的张力增加可诱发神经根痛的发生。如果椎间突出压迫神经根,使神经根的张力增加,而椎间管内口相对固定。要解除神经根的压力,一方面应摘除突出的间盘组织;另一方面应松解神经根管内口,才能使神经根的紧张较彻底的解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