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74229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8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何玉清
第1页

    参见附件(1278KB,2页)。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CAA)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积极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延缓、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1]。本文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86例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伴有CAA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观察12个月后,2组不同的干预措施对CAA以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行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有明确脑梗死病灶及相应神经系统体征,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予以排除。均经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证实有CAA形成以及实验室检查有血脂异常。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43例,男32例,女11例,男女比29∶1;年龄45~77岁,平均(668±53)岁。其中脑梗死36例,病程3~21 d,平均(96±58)d;TIA7例,病程2~24 h,平均72 h。颈部超声检查证实两侧CAA 27例,单侧16例。伴高血压36例,糖尿病10例。对照常规治疗组43例,男31例,女12例,男女比26∶1;年龄39~78岁,平均(623±62)岁。其中脑梗死35例,病程2~15 d,平均(95±76)d;TIA 8例,病程2~24 h,平均65 h。颈部超声检查示双侧CAA 27例,单侧16例。伴高血压35例,糖尿病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给予药物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抗凝等治疗,其中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再加阿托伐他汀钙(阿乐),20 mg,每晚1次。两组的疗程均为12个月。

    1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分别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进行颈部超声检查,由合格专业人士操作。受检查者仰卧位,从长轴和短轴各切面测量颈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叉部,取最厚处记录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内膜局部隆起增厚、IMT≥11 mm处定义为斑块。

    123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入组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空腹采静脉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

    124随访 对选入患者从治疗用一年时间进行随访,记录脑血管事件(TIA、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1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测,用SSP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的对比见表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钙组颈动脉IMT及其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的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CRP及血脂水平的对比见表2。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叫治疗均前明显降低(均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服药治疗12个月中,治疗组发生TIA 1例,急性脑梗死1例,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5%;对照组TIA 2例,急性脑梗死2例,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93%。两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1例肝功能转氨酶升高2倍以内,停用阿托伐他汀钙肝功能恢复正常。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CAA斑块密切相关,CAA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引起血流量减少或不稳定斑块自身破裂后脱落导致远端动脉阻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2]。脂代谢紊乱是CAA的关键因素,血液中的TC、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其中每一项指标的变化均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另外CRP不仅是重要的炎性反应的标记物,也是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者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予以干预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事件的发生。阿托伐他汀钙的主要成分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酸单酰(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同时诱导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目增加,从而增加了由受体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及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3]。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有:改善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增加斑块的稳定性,抑制血栓形成,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抗兴奋毒性神经损伤,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