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74215
10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探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国 敏
第1页

    参见附件(128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ADR的发生因素、特点以及常见的并发症,为药物的安全性分析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ADR的发生率在20~60岁、使用抗感染药的患者中最高, ADR表现为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精神症状、神经症状、锥体外系反应等。结论 加强对ADR监测、探讨和分析,使 ADR的发生减少,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分析

    随着药物的更新换代,我们发现临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因此,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全面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及科学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均按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998年版报告表进行填写[1],依次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ADR既往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12 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按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男33例,女67例,年龄3~85岁。通过统计记录:0~20岁占ADR总例数的158%,21~60岁占ADR总例数的65%,61岁以上占ADR总例数的192%

    22 ADR的临床表现

    221 精神、神经症状 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幻觉、类精神分裂症状态、类抑郁状态、类躁狂态、类神经衰弱症状群(包括癔病发作)等。现在多通过一般治疗法、抗精神症状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治疗精神异常。

    222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由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液、抗变态反应药和麻醉药等引起。它以发病迅速、病情重为主要特点,医务人员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

    223 锥体外系病变 锥体外系病变可发生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2]。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癫药物、中枢性镇吐药物及少数钙离子拮抗剂等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对各种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使其发生肌张力障碍、震颤及肌阵挛等复杂多样的锥体外系反应症状[3]。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等。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导致ADR的药物,给予抗乙酰胆碱药物等,从而缓解症状。

    224 其他 还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皮肤瘙痒、心悸、头晕等。

    23 ADR的药物种类 包括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药、血液系统药、中枢系统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中药等。研究表明,抗感染药物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临床应用非常广泛;②医护人员对抗感染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用药的不安全性;③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加大了不良反应。另外,在使用各种药物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使用镇静、安定类药物时,需忌酒,酒会严重抑制中枢,甚至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24 ADR的诱导因素 ADR的发生多种多样,导致它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药理作用、药物杂质、药物添加剂、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等药物方面的因素;患者生理改变、病理状态的改变、敏感性、个体特异性及特异质反应等机体因素;饮食或环境因素等均会使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从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如酒与利福平、红霉素和抗血吸虫药等合用,使毒性加大,导致肝脏的损害等。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4]。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它由多方面因素调节和支配,以复杂、多变为特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 ,我们将会不断研究,从而揭示药物不良反应更深层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女性,在21~60岁多发,老年人的比例也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主要脏器功能逐渐减弱,胃肠及肝肾功能衰退,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明显变化,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体内大量蓄积和毒性增加,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5]。医护人员在对待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该以科学、严谨态度,认真监测和准确报告、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和及时处理ADR的临床症状,找出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等,为解决药物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医护人员应广泛、深入的加强ADR的宣传教育,在必要的情况下辅以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心、肝、肾功能的监测,甚至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实现个体化给药[6],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8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