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1974275
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25日 李 青
第1页

    参见附件(139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5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其余35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以全身强直性痉挛性发作病死率最高。结论 长期、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复发。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应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表现和随访结果再进一步确定停药时间。

    【关键词】

    脑卒中;继发癫痫;癫痫发作与预后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或卒中后数月至数年,反复的痫性发作会加重脑损害,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卒中后癫痫病也逐年增多。为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展规律,我们对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全部经头颅CT证实。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是首次卒中后,住院期间到出院随访期≥2次癫痫发作,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既往无癫痫发病史。癫痫分类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根据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时间,人为的将其分为2类,即卒中后2周内发生者为早发性癫痫发作,2周后发作者为迟发性癫痫发作。

    12 癫痫首次发作时间 出血性卒中后第1天出现癫痫发作10例(死亡5例);第2天8例(死亡4例);第3~6天17例(死亡1例);第7~14天15例(死亡1例)。

    13 癫痫发作频率 急性期14 d内发作2次癫痫18例(死亡2例);发作3~5次15例(死亡5例);发作7次以上12例(死亡8例)。

    14 癫痫发作类型 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方法划分,本组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20例,由部分发作至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15例,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15例。

    15 癫痫与出血部位 本组癫痫患者脑出血灶位于脑叶30例,其中额叶6例,颞叶14例,顶叶4例,颞顶叶6例;位于基底节区20例,其中外囊10例,丘脑3例,小脑3例,脑干4例。

    16 治疗及预后 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5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其余35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以全身强直性痉挛性发作病死率最高。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了解,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早期癫痫发作主要是由于脑出血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血管痉挛或出血后脑水肿等,使脑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产生异常放电引起;治疗过程中过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感染等因素均可使抽搐阈降低而出现癫痫发作;晚期发作主要为卒中后引起胶质增生、瘢痕形成、萎缩粘连、神经元变性等形成的慢性病灶而致癫痫放电[1]。

    22 癫痫的发生率 国外为1004%,国内为47%~93%。本组发生率较国内略高,可能与近年来临床应用CT检查,使小量脑叶出血的患者得到确诊,而脑叶出血继发癫痫者所占比例最大。

    23 癫痫发作与出血灶的关系 脑叶出血常并发癫痫,其中颞叶、顶叶更常见,而壳核和丘脑出血很少引起癫痫[2]。本组资料表明脑叶发生率以颞顶叶最多见,与文献报道相符,表明癫痫的发生与出血部位有明显关系。

    24 癫痫发作与预后 本组2周内癫痫发作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因此,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控制癫痫发作,是成功抢救此类患者的重要措施。

    25 治疗 脑卒中后癫痫,特别是频繁的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如不及时控制,会加重病情,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治疗大多有效,疗效满意。早期发作多不需长期服抗癫痫药,迟发性癫痫多因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是慢性过程,应给予足够重视,需要坚持长期治疗[3]。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存在较多的药物间相互作用,故不推荐使用。拉莫三嗪、加巴喷丁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少,是卒中后癫痫的首选药物。对于不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卡马西平和丙戊酸也是可选药物。由于经济因素,本组患者均应用一线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物应用注意根据发作类型用药,目前多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忌突然停用[4]。早发型癫痫,如果皮层受损严重,尤其是颞叶出现明显的损害,则出现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增大。总之,长期、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复发。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应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表现和随访结果再进一步确定停药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