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4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1545KB,2页)。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为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本病发病迅速,病情缓解后则为常人。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类,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脱敏方法,病情不易稳定,复发率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4例,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9~5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1年;常年性9例,季节性25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变应性鼻炎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2.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1)记分条件:①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3个以上)、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三个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h;②病程至少一年。 (2)记分标准: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和/(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各记1分,共3分。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至少有一种为(++)或(++)以上;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且与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各得2分,共4分。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阳性和/(或)鼻黏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得1分。得分6~8分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5分为可疑变应性鼻炎,0~2分可能为非变应性鼻炎。
1.2.2 花粉症 (1)季节性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与致敏花粉传粉期相符合;至少两年在同一季节发病;(2)发作期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发作期鼻分泌物(和/或结膜刮片)嗜酸粒细胞阳性,或鼻黏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4)花粉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至少一种为(++)或(++)以上,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眼结膜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 采用益气固表,补益脾肾的治疗方法。自拟中药方:炙黄芪40 g,白术25 g,防风15 g,白蒺藜15 g,白芥子10 g,全退10 g,山药20 g,鹿角霜10 g,菟丝子20 g,薏米20 g,巴戟天20 g,肉桂10 g。1剂/d,浓煎取汁200 ml,每次100 ml早晚口服,10 d为1个疗程。
2.2 西药治疗 采用免疫增强剂。丙种球蛋白,每周肌肉注射1次。1支/次,连用4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标准,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1]疗效评定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3.1.1 症状分级记分标
3.1.2 体征分级
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 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 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录为1分。
3.1.3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合,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34例病例中显效22例(65%),好转10例(29%),无效2例(6%),总有效率94%。
4 讨论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为过敏体质,亦称特应性个体。某些对大多数正常人无害的抗原物质一旦作用于特应性个体即可发病。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又常有家族史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其发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吸入变应原。引起季节性发病的多为花粉。常年性患者的致病物则是室内粉尘、真菌、动物羽毛或皮毛等;②食入变应原。儿童对食物过敏者较成人多见,生食物比熟食物更富有致病性;③接触变应原。主要是人体皮肤等直接接触所致;④细菌性抗原:由造成感染的细菌所形成者;⑤药剂性抗原:由注射或口服药剂而形成者。
过敏性鼻炎属祖国医学的“鼻鼽”或“鼽嚏”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鼽”的病名,如《素问•气交大论》:“咳而鼽。”《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部玄机原病式》说:“鼻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六淫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而致喷嚏、流涕。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虚易于耗散,邪气得以内侵致病。故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方中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补肺气,山药、薏米、补脾健肾,鹿角霜、菟丝子、肉桂、巴戟天补肾助阳,摄纳归元,配以免疫增强剂协同作用,过到标本兼治,疾病得以康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