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1973226
无痛性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多种临床表现及诊断(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5日 翟凤燕
第1页

    参见附件(1706KB,2页)。

     3.2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 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①并发症,例如糖尿病会伴有痛觉传导的异常,进而导致糖尿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增高,其原因主要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心肌感觉传入纤维受损;②年龄的影响:老年人痛阈增高及耐受力的增强;而体内β内啡肽增加;当受到刺激时,体内β内啡肽含量升高,以起到镇痛作用,而心肌梗死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脑组织缺氧,导致疼痛敏感度降低;③冠脉变窄及多支冠脉病变,并伴有心肌变性,也能减弱疼痛症状。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侧支循环较无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侧支循环要好,且心绞痛发病率越高,侧支循环就越好,后者促进心肌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④局部范围内、持续时间长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梗死,一般也不引起典型剧烈疼痛;⑤术后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也经常表现为无痛性。由于对本病认识的不足,在鉴别诊断上存在片面性,未认真分析局部症状产生的原因,忽略心血管检查,而导致误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心血管患者在逐年增加,非典型心肌梗死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将直接危害生命。作为医护工作者应时刻提高警惕,做好准备,必须熟悉掌握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特点,对非典型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应有足够的了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的患者,并伴有持续的胸闷,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头痛、咽痛、呕吐、伴恶心、出大汗的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晕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重视心脏方面的检查,并进行动态多次检察以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对其进行心电监测和心肌酶学动态性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法[2]。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快开通梗死相关冠脉血管。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考虑全面、综合分析的能力并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挽救濒死的心肌。凡中老年患者突发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衰、胸闷气急、上腹痛、恶心、呕吐、牙痛、下颌痛、右肩痛、背痛、右腹股沟痛、头痛等原因不明者,尤其对既往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老年患者。如无明显诱因突然病情变化不能以原有疾病解释者,应警惕发生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刘丽杰.针对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69.

    [2] 杨海慧.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漏诊分析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58-59.

    [3] 杨舟.非典型性心肌梗死23例临床分析.右江医学,2007,35(6):643-64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