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1990132
椎动脉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5日 师聪红 汪剑威 路雅宁
第1页

    参见附件(2685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椎动脉颅内段(Vertebral Artery 4,V4)进行观测,记录其外径及走行情况,以研究相关的解剖参数,为临床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 在5例10%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上完整取脑之后,进行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灌注,在标本上对椎动脉颅内段(V4)的外径及走行情况进行观察测量。结果 椎动脉硬脑膜下最宽处间距(24.66±3.62)mm,范围在(21.2~30.8 mm)。V4的外径平均左侧为(4.02±0.83)mm,右侧为(3.95±0.93)mm;长度左侧为(36.03±8.92)mm,右侧为(37.98±7.26)mm,经t检验P值均大于0.05,左右椎动脉外径和长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动脉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寰椎横突作为重要标志,在辨认椎动脉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椎动脉颅内段;显微解剖;临床应用研究

    

    椎动脉由于其位置较深、解剖结构复杂、功能相对重要、涉及范围较大,而且受到基础研究和影像学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以前对该部位病变确诊较困难,故手术大、成功率低并且死亡率也很高,曾一度被认为是“手术禁区”,但随着影像诊断、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颅底外科研究的不断深入,椎动脉病变手术治疗也逐渐成熟,在神经外科领域发展最为活跃和迅速,对椎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3]。

    受椎动脉系统供血的组织主要有脊髓、脑干、小脑、大脑枕叶及迷路等,也包括周围的多组神经根,椎动脉的受压和病变会引起严重的症状及临床综合征[46]。该区域可发生影响机体功能的一系列病变,如血管性、肿瘤性、退行性、先天性及创伤性等疾患,因此对其治疗目前仍然是神经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之一。国外学者Duret[7]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对椎动脉进行了显微研究,此后也有学者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文针对椎动脉及其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0%福尔马林溶液(上海科兴生物有限公司)、60%酒精(内蒙古医学院制剂室)、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外科提供)、高速磨钻(上海唯科工具制造公司)、XTS3手术显微镜(中国镇江光学仪器厂)。

    1.2 实验材料

    成人连颈头颅湿标本5例,男4例,女1例,均无明显的颅内和颅颈病变,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均为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

    1.3 椎动脉的观察测量

    椎动脉颅内段的观察与测量,首先对椎动脉形态及走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对其外径进行测量、记录。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及SPSS13.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组别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确立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标本取脑后,进行了两次椎动脉的观察与测量(血管灌注前与灌注后),经过预实验证实,血管灌注后操作更加直观、简洁、准确,因此本文所用测量数值,均为血管灌注后数值。

    椎动脉颅内段的走行 椎动脉(VA)自寰枕关节内侧穿硬脑膜入颅后(此为椎动脉的第四段(V4),行向内上方,在桥延沟平面与对侧椎动脉汇合,称基底动脉。椎动脉第三段在进入寰枕后膜的位置距正中矢状面左为(16.40±1.36)mm,右为(16.12±1.26)mm。VA硬脑膜下最宽处间距(24.66±3.62)mm,范围在(21.2~30.6)mm。 V4的左侧外径平均为(4.02±0.83)mm,右侧外径平均为(3.95±0.93)mm,V4的左侧长度平均为(3 6.03±8.92)mm,右侧长度平均为(37.98±7.26)mm。经t检验,P值均大于0.05,左右侧椎动脉的外径和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椎动脉颅内段观测结果(mm)

    测定点x±s范围

    V A硬脑膜下最宽处间距24.66±3.6220.131.2

    左VA长度36.03±8.9226.244.5

    左VA外径4.02±0.832.94.9

    左PICA与VBJ间距18.65±14.6211.243.6

    左PICA外径2.25±0.780.63.2

    左ASA与VBJ间距7.28±3.802.816.0

    左ASA外径1.10±0.500.41.6

    右VA长度37.98±7.2629.045.1

    右VA外径3.95±0.933.25.2

    右PICA与VBJ间距16.85±14.897.942.6

    右PICA外径1.66±0.720.43.0

    右ASA与VBJ间距7.64±2.363.111.5

    右ASA外径1.25±0.810.81.8注:VA为椎动脉,VBJ为椎基底动脉接合处,PICA为小脑后下动脉,ASA为脊髓前动脉

    3 讨论

    近些年来,神经外科学、影像学以及颅底解剖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尤其对于颅底外科的显微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椎动脉是后颅窝重要结构,其常见病变为椎动脉顶端动脉瘤,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大约为50%左右。位于后颅窝的椎动脉包括椎动脉颅内段及其分支,分支主要有小脑后下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因此对其解剖结构的准确掌握,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的关键。

    椎动脉(VA)穿硬脑膜入颅后,为椎动脉颅内段(V4),行于延髓和后组脑神经腹侧,向内上方走行,在桥延沟平面与对侧椎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在穿过硬脑膜时的最宽间距在(20.1~31.2)mm范围之内,如果在术中要切开硬脑膜,则侧方安全距离应为10.05 mm左右。也有文献报道,其两侧方的距离左侧(12.39±3.29)mm,右侧(12.42±2.52)mm,所以认为在中线两侧之间12.15 mm范围内才是安全的,该结论大于本实验结论,原因可能是考虑到了枕下海绵窦的存在。

    4 结论

    4.1 椎动脉及分支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4.2 寰椎横突作为重要标志,在辨认椎动脉中起到重要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