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6期
编号:11989599
筋膜皮瓣在烧伤晚期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
     【摘要】 目的 应用筋膜皮瓣修复功能部位烧伤晚期瘢痕挛缩畸形。方法 对20例烧伤晚期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25个皮瓣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该方法设计灵活,操作简单,较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易于掌握,效果可靠。

    【关键词】 筋膜皮瓣;挛缩;瘢痕性;移植

    作者就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0例烧伤晚期瘢痕挛缩采用筋膜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35岁,平均20岁。共实施筋膜皮瓣修复25例,其中颈部7例,腋部10例,肩关节部位3例。25个皮瓣中,顺行皮瓣10例,逆行皮瓣15例。供皮区:胸部8例、12次,背部6例,肩部6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确切设计筋膜皮瓣,长宽比例在2.8:1~5:1之间,设计皮瓣时要考虑供血动脉的来源、深度、走行方向和供血范围,如果在瘢痕区设计筋膜皮瓣,术前要对供瓣区瘢痕皮下筋膜浅层有无破坏进行判断。设计的皮瓣要大于缺损区。缺损区过大,可考虑从两侧供皮瓣。

    2 结果

    本组25例筋膜皮瓣全部存活,其中21个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较好,4个皮瓣质地稍硬,弹性不佳。颈部粘连7例,术后5例头部活动自如,2例仰头仅达45°~60°。而肩部、上臂活动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筋膜皮瓣的血液供应特点及分类 筋膜皮瓣包括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和深筋膜浅层,有时还包括肌间隙深筋膜。其血液供应依身体不同部位有三种来源:①穿支动脉:血管经肌肉或肌间隙穿过深筋膜,在深筋膜浅面发出分支,彼此吻合成网,形成浅层血管丛;②皮动脉:走行于浅筋膜和深筋膜浅层之间,分支互相交错成网,与穿动脉吻合,参与形成浅层血管丛;③筋膜下动脉:与躯干、肢体的纵轴方向平行,走行于肌间隙深筋膜下的致密组织中,在深筋膜浅层深面构成网状深层血管丛。上述深、浅层血管丛和皮下、真皮下血管网均相互沟通,形成立体的网状血液循环体系,使筋膜皮瓣有丰富的血供。根据筋膜皮瓣的血液供应特点,将其分为任意筋膜皮瓣和轴型筋膜皮瓣。前者以短小的穿支动脉供血;后者靠皮动脉或筋膜下动脉供血。
, 百拇医药
    3.2 筋膜皮瓣的设计和手术要点 任意筋膜皮瓣的设计,除长宽比例外,其他与传统皮瓣大致相同。在临床应用中,设计为2.8:1~5:1,本组中有2例在修复颈部瘢痕畸形时,设计前胸筋膜皮瓣长宽比例达6:1,亦全部存活。对于轴型筋膜皮瓣,则其长宽比例不受上述限制,但设计时要考虑供血动脉的来源、深度、走行方向和供血范围,以免因设计错误而导致皮瓣部分坏死。如果在瘢痕区设计筋膜皮瓣,术前对供瓣区瘢痕皮下筋膜浅层有无破坏必须予以判断。若瘢痕较表浅、柔软,用手推之可滑动者,则筋膜浅层多保存完整,但两者之间的联系较正常差,此时筋膜皮瓣设计的长宽比例应适当缩小。无论何种筋膜皮瓣,设计时都应大于缺损区,还可在缺损区两侧同时设计筋膜皮瓣转移修复,不能拉拢缝合的供瓣区创面可植皮。

    3.3 筋膜皮瓣的优点 筋膜皮瓣由于血运丰富,其长宽比例可超过传统皮瓣的几倍,设计灵活,操作简单,远较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容易掌握,效果可靠,修复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该皮瓣由于血运丰富,故抗感染能力较强。, 百拇医药(徐长广 李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