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987056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栗 婷
第1页

    参见附件(2757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腹膜透析患者269例观察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发生率、总结出口感染发生原因。结果 发生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62例,感染率23.04%;经局部处理7 d内控制感染痊愈40例,局部换药2周控制感染痊愈15例,7例继发腹膜炎终止腹膜透析。结论 导致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主要原因是无菌技术掌握不全面,个人卫生较差,导管局部皮肤污染严重造成。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清洁、消毒和基本无菌技术是防止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的主要防范措施。

    【关键词】 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原因及对策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肾脏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对中分子物质清除充分、较好地保存残余肾功能、治疗经济费用、居家透析等优点[1]。腹膜透析时由于众多原因导致腹膜透析中断,改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可以导致腹膜炎,甚至拔除导管以致腹透治疗的失败。为了探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原因,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腹膜透析患者269例;男160例,女109例;年龄29~68岁,平均42.6岁。原发病:肾小球肾炎109例,高血压肾病25例,糖尿病肾病110例,梗阻性肾病15例,多囊肾1例,间质性肾炎9例。

    1.2 诊断标准 出口处有疼痛、压痛或遂道部位有压痛;导管出口处持续红肿,直径超过13 mm,或出口处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出口处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出现以上4项中其中1项可诊断为出口处感染。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采用出口评分[2](exit-site score,ESS)法进行出口感染的辅助诊断,见表1。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膜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毒素的目的[2]。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特别是非卧床连续腹膜透析(CAPD)广泛应用已成为慢性肾衰竭治疗中较好的技术之一。

    确保导管出口及隧道的无菌性在早期愈合极为重要术前预防性使用扰生素,手术切口缝合结扎止血要彻底,导管出口尽可能小。术后如无诊液、渗血,应在术后第7天才开始更换敷料,以利管口愈合,如有渗血,渗液,则要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避免消毒剂渗人导管出口,术后进免牵拉导管和压迫伤口,保持大便通畅;如非病情严重,应在术后第10~14天才开始透析,开始透析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腹压过大,影响伤口愈合[3],术后必须妥誉固定导管,避免牵拉和扭曲。

    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培训,使患者及家属能够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掌握内容包括洗手方法、无菌技术、换药方法;操作环境要干净、操作前要洗手、正确的换药方法,洗澡时做好保护伤口和导管的措施;避免对出口有害的行为;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内裤,勤淋浴(避免盆浴),淋浴前用塑料袋将透析管包扎好,淋浴后拭干周围皮肤,再用碘附消毒后重新包扎,防止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观察出口处周围皮肤的颜色及范围,有无结痂和肉芽组织。用手指按压隧道和出口处皮肤,看有无压痛。沿皮下隧道方向由内向外挤压,看出口处有无分泌物流出。

    在家庭腹膜透析管理中要求定期进行随诊,每次复诊要认真检查导管出口,对导管出口处进行评估[3]。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感染,则每周重新评估1次。对腹透时间长的患者定期进行操作考核,对不规范行为给予纠正。总之,导致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主要原因是无菌技术掌握不全面,个人卫生较差,导管局部皮肤污染严重造成。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清洁、消毒和基本无菌技术是防止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的主要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