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70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9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DHS)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复发率和并发症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解剖锁定接骨板;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多呈粉碎不稳定骨折或同时合并股骨其他部位骨折。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和高处坠落增加,中青年患者也明显增多[1]。解剖锁定接骨板由于其优良的生物力学设计以及广泛的适用证,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自2008年9月到2010年10月对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9月到2010年10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8~89岁,平均(62.4±7.8)岁,行走跌倒l8例,运动时摔伤12例,车祸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DHS法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两组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平仰卧位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牵引复位,常规消毒铺巾。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在股骨大粗隆间位水平做股外侧直切口,切口从大粗隆顶部向下延伸,长度依据内固定钢板的长度而定。按解剖层次逐层切开,暴露股骨大转子及股骨干段,助手先予以手法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位置满意后,不剥离骨膜,于大转子顶部远端0.5~1 cm放置长度合适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用1~2枚克氏针,从钢板的固定孔中做临时固定,安装钢板近端螺钉套筒,并在其指引下,向股骨颈头钻入针尖带螺纹的克氏针,用5.0 mm空心钻头沿克氏针钻孔,选择34枚合适长度的锁定螺钉固定近端行单皮质固定,远端可行单皮质固定或双皮质固定。满意后,冲洗创面,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24~48 h,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定临床疗效;随访两年,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61.4±10.3)min、术中出血量(122.0±27.5)ml及住院时间(12.9±2.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97.5±13.6)min、术中出血量(185.8±42.0)ml及住院时间(15.7±3.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0例,显效30例,显效率为75.0%,有效率为92.5%;对照组38例,显效23例,显效率为60.5%,有效9例,有效率为84.2%。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两组均随访两年,观察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3.1%;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髋内翻发生1例,感染1例,无钢板螺钉松断裂现象;对照组髋内翻发生2例,感染2例,钢板螺钉松断裂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7例)(P<0.05)。
3 讨论
解剖锁定接骨板的螺钉孔带有螺纹,能和锁定螺钉很好地固定。螺钉与钢板锁定为一体,张应力、压应力沿骨折端由近及远均匀分布于钢板螺钉系统。3枚全螺纹松质骨螺钉成角稳定固定于股骨头颈,呈“品”形穿过骨折断端,抗旋转、剪切力强,不易造成螺钉松动[2]。同为钉板固定系统的DHS对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的完整性有较高的要求,在适应证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有更广泛的适应证,由于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固定特点,对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尤其适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