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98076
血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郝建华 憨贞慧 李小象 侯红丽 孙丽芳
第1页

    参见附件(3304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对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重症病区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1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必要时退热,抗感染等治疗,出现呼吸衰竭,胸片提示肺水肿,给予呼吸机支持,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浆10 ml/(kg•d)连用2~3 d,对照组给予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1 g/(kg•d),连用2 d。结果 治疗组治愈100%,对照组治愈率99.23%,两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浆与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相当,应用血浆治疗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

    【关键词】 手足口病,重症,血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少数患儿可并发脑炎,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卫生部手足口病治疗指南[1],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所取得的疗效已被公认。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广泛使用,曾一度匮乏,且价格昂贵,我院试用血浆代替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在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重症病区已明确诊断的手足口病患儿210例。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2010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其中男152例,女58例。男女比例为2.62:1,年龄1~5岁,平均年龄1.98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病原构成、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1.2 治疗方法

    其中100例(两组各50例)患儿入院后采集大便进行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入选的210例患儿入院24 h内均进行了脑脊液常规,生化,胸片,心电图,脑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常规检查,每天监测血糖,记录症状。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伟林抗病毒以及降颅压、退热等对症治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胸片提示肺部有渗出性改变的尽早给予呼吸机支持治疗。治疗组入院24 h内给予血浆(来源于开封市中心血站)10 ml/ kg•d,连用2-3 d。对照组给予IVIG(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1 g/ kg•d,连用两天。从用药物起统计治疗天数,观察治疗后退热时间,呕吐,易惊,肢体震颤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时间,治疗7-10 d复查脑脊液。脑电图异常者10 d复查。

    1.3 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在退热,易惊,呕吐,肢体震颤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时间,及治愈所需住院天数,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有1例患儿入院24 h内出现肺出血放弃治疗死亡,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退出观察(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其余206例全部治愈。治疗组治愈100%,对照组治愈率99.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退热时间,呕吐,易惊,肢体震颤消失时间,血糖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 两组患儿脑脊液复查结果比较 治疗组有92例复查脑脊液恢复正常90例(97.8%),对照组有90例复查脑脊液恢复正常89例(98.9%)。(χ2=0.003,P=0.9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脑电图复查结果比较 治疗组脑电图恢复正常24/28(85.7%)对照组脑电图恢复正常23/25(92.0%)(χ2=0.031,P=0.85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儿相关费用比较 治疗组住院费用人均4580元,用于输血浆费用人均423元。对照组住院费用人均8875元,用于人血丙种球蛋白费用516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3, P=0.0003)。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静脉注射血浆过程中有2例出现皮疹,对照组静注IVIG过程中有1例出现寒战,继而发热为症状的反应,上述症状停止静注给抗过敏药物应用后症状消失。其他患儿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手足口病自2008年至今已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出现爆发流行[2]。流行病调查显示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尤其是EV71呈上升趋势[3],本组EV71感染占观察病例的(79%), EV71感染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成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中枢神经毒性病原[4-6],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率有报道为7%[5-6]。6个月-3岁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血清EV抗体水平低,极易发生EV71感染引起重症手足口病[7],而年长儿和成人感染EV71后多不发病而表现为隐性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时隐性感染远多于显性感染(>100∶1)[8],由于成人经过反复感染,其血浆内含有特异性抗体,故感染初期病毒大量复制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浆可以中和抗原,终止或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及坏死,临床上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输注血浆的另一治疗作用是可提高患儿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利尿、脱水治疗脑水肿的作用,再者血浆中的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患儿的抗感染能力,减少并发症。在非典及甲流感流行期间应用含特异抗体的血浆治疗重症感染曾取得显著疗效,足以说明利用含有特异抗体的血浆治疗重症传染性疾病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组病例经对比观察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呕吐、易惊、肢体震颤消失时间、血糖、脑脊液、脑电图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能大幅度减轻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

    [2] 王亚亭.手足口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 24 (22):1705-1706.

    [3] Yan Zhang, Zhen Zhu, Weizhong Yang,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0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