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123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8例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愈及好转出院36例,治愈及好转率75.00%,死亡12例,病死率25.00%,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 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方便。
【关键词】亚急性肝衰竭;人工肝;疗效分析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侯群,是各种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肝衰竭时由于肝脏的解毒功能明显降低导致大量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引起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肝衰竭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情凶险,预后极差,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内科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死率高达50%~80%,严重危及重型肝病患者的生命[1]。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肝衰竭有良好的疗效,为了能够了解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急性重型肝炎1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药物性肝炎10例,酒精性肝炎6例。所有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人工肝学组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2006年制定的《肝衰竭诊疗指南》[2]。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 胸腺肽100~200 mg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 mg静脉滴注和前列地尔100~200μg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00 mg静脉滴注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治疗。
1.2.2 人工肝治疗 术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5 mg预防过敏,低分子肝素抗凝;术中持续心电、血压监护;采用日本生产持续徐缓式血液净化装置(人工肝机)首次治疗前行单针双腔导管股静脉置管,行同血型新鲜血浆置换,置换时血流量控制在100~150 ml/min,置换量一般在1500~2500 ml。术后使用25%的葡萄糖酸钙预防低钙血症。每次治疗间隔时间2~5 d。患者人工肝治疗最少2次,最多10次。
1.3 观察内容 观察本组病例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本组病例进行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浆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 48例采取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愈及好转出院36例,治愈及好转率75.00%,死亡12例,病死率25.00%。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颜面、口唇、四肢麻木或抽搐、过敏性休克等共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5%。
2.2 观察内容 本组病例进行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浆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内容(x±s)
检测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TBIL(μmol/L)395.65±24.42126.52±19.64
ALT(U/L) 506.28±27.74 153.69±21.54
AST(U/L) 372.46±23.85135.68±18.98
ChE(U/L) 2539.21±45.26 4125.28±42.59
Cr(μmol/L) 58.69±8.3549.65±6.38
PTA(%)45.96±5.37 71.26±6.45
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人工肝的研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装置,负担起暂时辅助或替代严重病变的肝脏的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人工肝治疗的关键是能否有效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阻断恶性循环,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人工肝包括[3]:非生物型人工肝(non bioartificial liver)是指各种以清除毒素功能为主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血液/血浆灌流、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持续血液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生物型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将培养肝细胞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当患者血液/血浆流过生物反应器,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与培养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为肝衰竭患者提供肝支持功能。将偏重于解毒作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与生物型人工肝有机结合构建的系统,即为混合型人工肝(hybrid artificial liver)。
我们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是采用血浆分离器将肝衰竭患者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同时代之以新鲜冰冻血浆。在肝脏的解毒及内环境的稳定方面,血浆置换主要是清除大分子量物质,包括内毒裹、短链脂肪酸以及和白蛋白结合的芳香族氨基酸、胆汁酸、胆红紊、酚、硫醇、吲哚等毒素。通过血浆置换可以为机体提供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有用物质,部分替代肝脏的功能[4]。中小分子量毒素易通过血管壁而在组织中广泛分布,单用血浆置换难以清除,这些增多的中小分子量毒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在神经细胞内积聚导致脑水肿。另外,亦可引起或加重脑水肿与肝昏迷。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其实质是长时间的连续不断的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以替代病损的脏器部分功能。因其连续不断的清除水、中、小分子代谢毒素,弥补了滤过对氮质清除不足的缺点,溶质的清除是对流和弥散的双重作用结果,更符合生理状态,可以连续的保持机体内环境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消除炎症介质、改善营养支持[5]。血浆置换同时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可以充分去除引起肝性脑病的中、小分子物质,防治血浆置换后并发或肝肾综合征时并发的脑水肿。
通过对本组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