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07727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 对124例住院患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并对其产生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地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恢复,缩短了治疗疾病的时间,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理干预;护理

    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患者发病急,病情不稳定,疼痛难忍,所以患者经常出现恐惧、紧张、烦躁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升高,激发心肌异位兴奋灶,增加心肌负荷,加重病情,探讨急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尤为重要。因此,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干预护理。现就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情况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83例,女4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5岁,平均50.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基本病因以冠心病为主,心梗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14例,休克13例,心力衰竭25例。

    2 方法

    2.1 急救措施 对于疼痛的患者,首先要求患者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让患者走动,更不要搬动患者,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 m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