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7413
重型颅脑损伤对心电图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尤明丽 颉卫东
第1页

    参见附件(214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与心电图(ECG)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内首次ECG诊断结果异常者(既往健康,否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结果 ECG异常发生率较高有:窦性心动过缓,ST段降低, T波低平、双向、倒置,Q-T间期延长,U波明显,T波高耸,左室高电压等。 2周内复查 ECG 65%恢复正常。结论 发生颅脑损伤后脑实质特定部位损害,颅内压增高等多种原因,导致ECG可出现暂时性异常改变,随着脑部情况改善,血肿的清除,异常的ECG可恢复正常。

    【关键词】

    颅脑损伤;心电图

    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可导致心电图(ECG)的异常改变。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首次ECG诊断结果异常者统计,并结合国内外资料就ECG改变和发病机理略作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8~68岁,平均38.8岁。45例患者,均经CT证实为颅内血肿,出血量在30~110 ml,21例伴有脑挫裂伤,脑干损伤8例,9例伴有颅骨骨折,45例患者GCS昏迷≤8分。X线检查心、肺正常。全部病例既往健康否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外伤后24 h内首次ECG检查诊断结果见表1。

    2 结果

    45例外伤患者,ECG异常改变有二种以上者21例占46.7%,其中 4例死亡,占8.9%,两周内复查 ECG恢复正常30例占66.7%,1月内复查ECG有6例诊断大致正常。9例出院时ECG仍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13例T波振幅由入院时1.3~2.5 mv降低为0.8~1.2 mv。

    3 讨论

    本文通过4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入院首次心电图(ECG)检查结果有异常进行观察(既往健康否认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结果提示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ECG改变成正比。早在1902年Cushing发现颅内压增高时可伴有心动过缓现象。脑外伤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外伤后脑的微循环障碍与受伤时的作用力有关[1]。动物实验直接刺激交感神经连接的部位如中脑,下丘脑等可引起类似的心电图改变[2]。本组统计资料显示:窦性心动过缓,ST-T异常改变,Q-T间期延长,U波明显,左室高电压等发病率较高。其中T波高尖振幅可达1.3~2.5 mv,有21例患者ECG改变有二种以上占46.7%,伤后 2周内复查ECG 30例恢复正常,占66.7%, 4例死亡(其中2例不足24 h),6例 1月复查心电图也转为大致正常,9例出院前复查心电图仍为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13例T波高尖

    但振幅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为0.8~1.2 mv,关于脑外伤后ECG改变的确切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血肿形成后颅内压增高,引起脑部缺血、缺氧,使植物神经中枢的活动张力改变,出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复极变化有关[3]。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左心室内膜下缺血,肾 上腺素浓度升高,醛固酮分泌异常,额叶眶面13区损害等学说。也有作者认为与儿茶酚胺性心肌损害有关。胸导联T波异常高耸伴ST段抬高而其前后血钾均在正常范围, 推测与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膜通透性改变而造成的心肌局部高血钾有关[4]。而本组统计:ST段降低19例,T波低平、双向、倒置24例,产生机理可能与丘脑下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心肌呈广泛性应激反应使心肌缺血,这种ECG改变呈可逆性。本组中有 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首次ECG诊断:Ⅲ°房室传导阻滞,徐缓型心房纤颤,Q-T间期延长。术后 4 h复查ECG诊断:Q-T间期略延长,窦性心动过缓。由于外伤后引起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使脑组织受损害所致,当颅内血肿清除后,ECG随即恢复正常。外伤后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低氯血症,这与脑源性神经调节障碍有关,也与呕吐、脱水、不能进食有关,低钾时可出现T波低平,U波增高,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重度低血钾时,甚至可致室性早博,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急性脑外伤后ECG的改变应做系统的观察、分析,并注意与原发的心脏疾患加以区别,对原有高血压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