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证患者情志护理效果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229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抑郁证的效果。方法 将132例抑郁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仅行辨证施治,观察组(74例)辨证施治外,依据情志间五行生克理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1个疗程内显效率观察组为87.83%,对照组为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情志五行生克理论辅助心理护理治疗抑郁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辨证施治。
【关键词】 抑郁证;中医七情;辨证施治;心理护理
抑郁证患者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外,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心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引起过度紧张或不能适应环境导致情志异常者日渐增多。而情志与疾病之间、各种情志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为了寻找使情志变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们对132例抑郁证患者分别应用辨证施治结合中医七情五行生克理论进行心理护理与单纯辨证施治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2例抑郁证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78例,年龄14~75(56.7±10.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及中专28例,初中52例,小学30例,文盲4例。病程5~10(7.3±3.2)d。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以及拒绝或不配合治疗等。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观察组74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除依据病情辨证施治外,首先关心、体贴、理解患者,以取得其信任。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1],按照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别归属心肝脾肝肾五脏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注意辨证分型,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依据其情绪变化,适时向患者讲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的道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灵活运用“以情胜情”辨证施护法[2]:以悲克怒,对大发脾气的患者,用悲惨往事教训,劝其息怒,但不能过于伤感;以怒克思,见到过思的患者,提起微怒之事,使其弃思;以喜克悲,对于悲忧的患者,告之喜悦之事,使其情绪好转;以思克恐,对于容易受惊恐者,积极劝其冷静多思,但不必过于惶恐;见到大喜的患者,可指出过喜的危害性,劝其节制。分别于上午服药时和下午服药时各进行1次,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依据病症辨证施治。
1.2.2 疗效标准 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配合治疗为显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仍不配合治疗者为无效。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显效率比较见表1。
表1示:两组1个疗程显效率比较,χ2=8.58,P<0.01。提示辨证施治结合情志生克理论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抑郁证治疗效果。
3 讨论
抑郁证的发生,中医曰七情所伤,即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养,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成。初病因气滞而挟湿痰、食积,热郁证者则多属实证;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疏通气机为抑郁证总的治则。实证以疏肝理气为主,依其病情分别配以行气、活血、化痰、利湿、清热、消食之治;虚证则以益气血挟正为法。
情志即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活动范围,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有不同影响,而脏腑精气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
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有着生克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着生克关系。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郁的作用;在病理上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悲胜怒”;“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而悲可以治恐,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现代研究得出一致性结论是:肝的实证和虚证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这主要是因为肝主疏泄与情志关系密切,情志变化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改变所致,而中医肝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机制。
本文观察组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以情志护理,结果示1个疗程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2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