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措施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199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应急措施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危重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加上应急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生命指征首次平稳时间。结果 观察组各项比较项目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O5)。结论 应急措施应用于危重症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生命指征平稳,增加救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省手术费用。
【关键词】 应急措施;危重症;探讨
外科危重症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外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外科危重症救治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我国在围绕手术的各个环节上的改进均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手术室急救体制上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研究和改革[2]。手术室急救目前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的医院特点开展着不同形式的应急措施[3]。但不管采取何种应急措施,都必须达到挽救患者的生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外科收治的所有危重症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33~73岁,平均57.5岁。其中开颅25例,骨科手术40例,普外手术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危重症诊断(参照1998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危重症诊断标准),并在全麻下接受手术,术前合并糖尿病26例,冠心病23例,高血压1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程度、有无转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应急措施
1.2.1 长期备急症手术组两组,一组实行24 h在院制度,一组预备。
1.2.2 专门备消开颅、剖腹探查、骨科手术器械各两套。
1.2.3 专门设立危重症手术室两间,有专人负责。
1.2.4 建立手术室急症绿色通道,一切抢救在手术室完成。
1.2.5 已建立可调动各科相关专业医生会诊制度。
1.2.6 有专人负责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
1.2.7 有专人负责外勤工作。
1.2.8 认真执行接送患者的查对制度。
1.2.9 静脉通道的建立,注意观察静脉管道的通畅情况及时纠正输血输液故障,防止套管针脱出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等。妥善固定输液肢体及输液部位。
1.2.10 明确手术正确的体位:即要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要不防碍患者的解剖生理功能的原则。妥善保护骨隆突处、俯卧时眼球和鼻部、要注意勤查勤看,上肢外展不应该超过90°,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截石位,做好窝外侧的保护以免造成腓总神经的损伤。
1.2.11 术中医嘱的执行:巡回护士要分秒必争迅速准确的按医嘱将药物输入。因此在执行口头医嘱时一定要将医嘱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并保留空安瓶以备事后查验,并做好记录。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体征,以防发生全身性中毒,术中输血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二人核对。
1.2.12 手术室护士一定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
1.2.13 手术器械的管理: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原理及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器械物品准备齐全,应做到三查三对,准备器械时对卡片,打包后复查,上台护士核实。
1.2.14 严格执行器械敷料清点查对制度:每台手术坚持三次清点查对,准确真实地填写在手术记录单上不得涂改。
1.2.15 巡回护士要认真观察病情始终关心患者的安危利益和舒适。
1.2.16 认真管理好手术取下的组织标本。
1.2.17 术中术后对患者肢体应加强保护,1.3 评价方法
制定应急措施后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应急措施内容。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生命指征首次平稳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指征首次平稳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4 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集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5]作为手术室护士要保证外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具有保持有序的工作程序,严谨的急救应急措施[6]。应急措施系统是否完善和有效是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而有效的应急措施体系和训练有素的专职救治人员可明显改善救治的结局[7]。本研究证实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指征首次平稳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由此可以看到该应急措施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变得更为顺畅和快捷,使救治有连续性、系统性,真正起到了绿色通道的作用;更新了救治思路和观念,使其平稳渡过危险期,为各相关专业进一步治疗创造时机,还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同时又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8]。
参 考 文 献
[1] 文亮,尹昌林,徐世伟,等.急救部开展创伤急救手术1673例.中华创伤杂志,2002,18(10):583-585.
[2] 冯蕾,王艳梅,蔺波.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9(9):904.
[3] 鄂道华,陆维萍.人性化服务对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