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5例腹股沟疝气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疝;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为了探讨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笔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65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腹股沟疝患者,男27例,女38例;年龄44~73岁,平均55岁。其中包括33例单侧斜疝、l2例双侧斜疝、10例单侧直疝、4例双侧直疝、3例股疝和3例单侧复发疝。
1.2 修补材料 由美国巴德(Bard)公司提供的Mesh-Pulg定型产品:即由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包括1个锥形伞状双层充填环和1个成型平片补片。
1.3 手术方法[1] 取平行腹股沟的常规疝切口约4~5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后,向两侧适当游离,范围可容补片即可。找到疝囊后向上高位游离至疝囊颈部,再游离精索,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斜疝者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翻入腹腔,直疝则将疝囊推入直疝三角翻入腹腔;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中部横断,近端缝扎,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近端留4~5 cm),然后再将小疝囊推入疝环口翻入腹腔。将锥形充填物与疝囊底固定1针充填入疝环内,充填物的外瓣与疝环固定4~6针,深度应与腹横筋膜持平。再将成型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并与周围的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缘、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表面的腱膜等固定6~8针,精索通过网片孔穿出。连续或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关闭切口。术后用0.5 kg沙袋压迫切口4~6 h。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有5例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后缓解;4例出现局部红肿、缝线反应,对症处理后痊愈;3例有局部异物感,3个月后自行消失。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后均或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未见复发病例。
3 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术如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等术式均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和缺点。无张力修补术是从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外科问题,更强调功能的恢复,更加符合机体的生理要求。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修补术的主要优点包括:①手术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各种初发与继发的腹股沟疝与股疝;②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组织分离少;③人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④术后无需长期卧床,术后2~3 min即可下地活动;⑤可部分局麻下日间手术(门诊手术),患者术后不需住院;⑥局部痛感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⑦术后疝复发率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除婴幼儿或青少年外,可适用于所有的腹股沟疝,尤其是老年疝、巨大疝及复发疝。本文使用的是美国巴德(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并促进大量纤维组织进入网片增加局部的强度,且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性。在固定补片的时候,使补片适当松弛是允许的,这是为了当患者站立和腹压增高时,可使切口完全消除张力。笔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33例单侧斜疝、l2例双侧斜疝、10例单侧直疝、4例双侧直疝、3例股疝和3例单侧复发疝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术后患者全部治愈,经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复发,说明该手术方法疗效确切。笔者认为,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无菌操作,仔细止血,缝合不留死腔,避免术后积液继发感染;②疝囊只需作充分的高位分离,小的疝囊分离后回纳腹腔即可,巨大疝囊完全剥离有困难可予切断,但应留下部分近端疝囊缝合关闭后纳入腹腔,而不应行高位结扎,否则充填物难以完全送入腹腔;③精索必须高位仔细游离至内环口,清除其周围的脂肪和提睾肌,务必使充填物叶瓣边缘缝合在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上,而不是缝在精索周围的提睾肌上,修补网片的孔穴正好让精索松松地通过,精索内容物太多,卡得太紧,日后会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局部还有不适感[2];④术中应避免血管损伤,其损伤多发生在缝针固定充填物和补片时,可伤及腹壁下动脉、髂外或股动静脉;术中只要在直视下或用手触摸后平行进针,一般不会引起损伤。一旦发生血管损伤应立即退针后压迫数分钟,出血多能停止,切不可缝合或结扎,以免造成血管撕裂和难以控制的出血;⑤术中充分显露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必要时沿神经走向充分游离降低张力,避免操作中不必要的神经损伤;⑥疝囊过大者横断后远端不要广泛剥离,应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发生,术后阴囊抬高,可减少阴囊积血、积液。
总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腹股沟疝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开,幸天勇,刘崇清,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l68例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4):228-229.
[2] 成日光,王玉荣.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982-5983., http://www.100md.com(房兴犇)
为了探讨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笔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65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腹股沟疝患者,男27例,女38例;年龄44~73岁,平均55岁。其中包括33例单侧斜疝、l2例双侧斜疝、10例单侧直疝、4例双侧直疝、3例股疝和3例单侧复发疝。
1.2 修补材料 由美国巴德(Bard)公司提供的Mesh-Pulg定型产品:即由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包括1个锥形伞状双层充填环和1个成型平片补片。
1.3 手术方法[1] 取平行腹股沟的常规疝切口约4~5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口后,向两侧适当游离,范围可容补片即可。找到疝囊后向上高位游离至疝囊颈部,再游离精索,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斜疝者将疝囊直接推入内环口翻入腹腔,直疝则将疝囊推入直疝三角翻入腹腔;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中部横断,近端缝扎,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近端留4~5 cm),然后再将小疝囊推入疝环口翻入腹腔。将锥形充填物与疝囊底固定1针充填入疝环内,充填物的外瓣与疝环固定4~6针,深度应与腹横筋膜持平。再将成型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并与周围的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缘、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表面的腱膜等固定6~8针,精索通过网片孔穿出。连续或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关闭切口。术后用0.5 kg沙袋压迫切口4~6 h。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有5例出现尿潴留,给予导尿后缓解;4例出现局部红肿、缝线反应,对症处理后痊愈;3例有局部异物感,3个月后自行消失。所有患者治愈出院后均或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未见复发病例。
3 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术如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等术式均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性和缺点。无张力修补术是从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决外科问题,更强调功能的恢复,更加符合机体的生理要求。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修补术的主要优点包括:①手术适应证广泛,适用于各种初发与继发的腹股沟疝与股疝;②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组织分离少;③人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④术后无需长期卧床,术后2~3 min即可下地活动;⑤可部分局麻下日间手术(门诊手术),患者术后不需住院;⑥局部痛感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⑦术后疝复发率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除婴幼儿或青少年外,可适用于所有的腹股沟疝,尤其是老年疝、巨大疝及复发疝。本文使用的是美国巴德(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并促进大量纤维组织进入网片增加局部的强度,且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性。在固定补片的时候,使补片适当松弛是允许的,这是为了当患者站立和腹压增高时,可使切口完全消除张力。笔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33例单侧斜疝、l2例双侧斜疝、10例单侧直疝、4例双侧直疝、3例股疝和3例单侧复发疝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术后患者全部治愈,经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复发,说明该手术方法疗效确切。笔者认为,在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无菌操作,仔细止血,缝合不留死腔,避免术后积液继发感染;②疝囊只需作充分的高位分离,小的疝囊分离后回纳腹腔即可,巨大疝囊完全剥离有困难可予切断,但应留下部分近端疝囊缝合关闭后纳入腹腔,而不应行高位结扎,否则充填物难以完全送入腹腔;③精索必须高位仔细游离至内环口,清除其周围的脂肪和提睾肌,务必使充填物叶瓣边缘缝合在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上,而不是缝在精索周围的提睾肌上,修补网片的孔穴正好让精索松松地通过,精索内容物太多,卡得太紧,日后会影响睾丸的血液循环,局部还有不适感[2];④术中应避免血管损伤,其损伤多发生在缝针固定充填物和补片时,可伤及腹壁下动脉、髂外或股动静脉;术中只要在直视下或用手触摸后平行进针,一般不会引起损伤。一旦发生血管损伤应立即退针后压迫数分钟,出血多能停止,切不可缝合或结扎,以免造成血管撕裂和难以控制的出血;⑤术中充分显露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必要时沿神经走向充分游离降低张力,避免操作中不必要的神经损伤;⑥疝囊过大者横断后远端不要广泛剥离,应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发生,术后阴囊抬高,可减少阴囊积血、积液。
总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腹股沟疝的有效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开,幸天勇,刘崇清,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l68例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4):228-229.
[2] 成日光,王玉荣.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982-5983., http://www.100md.com(房兴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