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随机对照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2043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与传统的膀胱切开切除肿瘤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效果的比较,分析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膀胱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二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14例经膀胱切开切除肿瘤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8例膀胱肿瘤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3~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二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膀胱肿瘤;对照研究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易于复发,常需多次手术,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通过对本院二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R-Bt)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较为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膀胱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二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8.5岁),14例膀胱切开切除肿瘤和膀胱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男8例,女6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7岁)。二组患者经病理诊断均为G1、G2级的表浅性肿瘤[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与分级差异等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二组膀胱肿瘤患者均经常规消毒后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传统的膀胱切开切除肿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方式切除肿瘤。观察组采用美国AMCI公司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双极电切功率为150~160 W,电凝功率为70~80 W。在监视器下内窥镜直视经尿道进入膀胱,进入后观察肿瘤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及肿瘤与输尿管口的关系等。再根据观察情况以双机电极采用顺行切除法切除肿瘤至膀胱肌层,将整块的肿瘤完整切除,最后分块切除已游离的肿瘤,然后电凝刨面及创面四周黏膜缘,冲洗取尽切下的组织并吸出体外,在基底部周围黏膜下以丝裂霉素20 mg+0.9%生理盐水20 ml封闭化疗30 min。术后用无菌蒸馏水浸泡膀胱,保留导尿管3~10 d,若有出血明显的患者,可作膀胱持续冲洗。术后每周1次定期丝裂霉素40 mg加0.9%生理盐水50 m行膀胱灌注,连续灌注8周,每3月复查一次。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小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并发症大大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其发生率较高,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占第2位,其中,又以移行细胞癌最多,占90%以上。TURBt是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首选的治疗方法[2],TURBt效果同膀胱部分切除相似,5年生存率约为50%,而电切术可反复多次进行,适宜于膀胱肿瘤易复发需多次切除的患者[3],现已广泛在临床中开展。
在实际操作中闭孔神经反射较为常见,会导致膀胱穿孔这一并发症,与术中电切功率的大小及切割深度,冲洗的流量,肿瘤的大小等均有关。TUPKR-Bt是在TURBt基础上更新的第3代电切技术,其工作电切袢同时带有工作电极和回路电极,电流不需要通过患者身体,不用放置电极板,故称之为双极[4]。双极电刀在手术中不需与组织直接接触,切割时靶组织表面温度仅40~70℃,从而减少了闭孔神经反射,使膀胱穿孔的概率大大降低,且术中止血效果好,恢复快。从二组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可以看出,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无论是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都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证率比传统TURBt更低。所以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是目前临床上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长根,章钟,张国华.开放手术治疗膀胱癌80例报告.右江医学,2001,29(2):111-1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