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1)
第1页 |
参见附件(2792KB,3页)。
【摘要】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观察呼吸困难情况,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脑尿钠肽(BNP)、肺动脉压、Tei指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O较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升高(P<0.05),ET1、BNP、Tei指数、肺动脉压比同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月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治疗组有效率(63.6%)高于对照组(3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肺心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其临床疗效机制与升高NO水平,降低ET1、BNP、Tei指数、肺动脉压等有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他汀类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肺泡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引起缺氧和CO2潴留,继发肺心病,并发肺动脉高压。临床较为常见,危害巨大,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1]。他汀类药物是3甲基戊二酞辅酶A(H MGC o A)还原酶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同时临床研究发现同样具有抗炎、抗氧化、血管内皮修复、抗金属蛋白酶等作用,同样可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延缓肺功能下降[2,3]。本研究探讨阿托伐他丁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确诊为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1997年全国第2 次肺源性心脏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男45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持续低流量吸氧,控制呼吸道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1次/晚,口服。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观测治疗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
1.3.1 呼吸困难评分 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修订版[5],分5个等级,0级:无明显呼吸困难(剧烈活动除外);1级: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Ⅱ级: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走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Ⅲ级:在平地上步行100 m或数分钟后需要停下来呼吸;V级:明显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换衣服时气短。
1.3.2 实验室检查
抽取晨血肘静脉血标本,离心后分入不同试管,待测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n,ET1)、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NO采用比色法,ET1采用放免法,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1.3.3 肺动脉压、Tei指数 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按伯努利公式计算肺动脉压P=4V2,Tei指数为等容收缩期时间与等容舒张期时间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的比值。
1.4 呼吸困难评分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由原级别下降为0级,或下降2个等级。②有效:由原级别下降1个等级。③无效:等级无改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值(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55~80岁,平均(67.5±3.7)岁,病程8~35年,平均(12.6±3.0)年。随机分组后治疗组30例,男24例,女6例,COPD史(11.0±2.7)年,平均(67.0±3.8)岁。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COPD史(10.4±3.0)年,平均(67.5±4.5)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1 ET1,NO,BNP变化 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较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升高(P<0.05),ET1、BNP则比同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月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见表1。
两组ET1,NO、BNP含量比较(例,x±s)
组别例数
ET1(ng∕L)NO(μmol∕L)
BNP(p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63.3±3.760.1±4.250.2±3.157.2±2.6173.2±22.3148.1±29.6
对照组3064.2±3.663.2±3.551.1±2.352.2±3.8175.1±27.8172.1±26.8
t值1.3622.4990.6232.9120.6982.988
P值0.1490.0110.5030.0030.5280.003
2.2 PH和Tei变化 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及PH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月均有明显下降(P<0.05)。见表2。
2.3 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63.6%)高于对照组(32.0%),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x±s)
组别例数
PH(mm Hg)Tei指数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50.8±4.244.7±3.90.54±0.230.41±0.22
对照组3050.6±6.148.3±6.40.56±0.330.55±0.37
t值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9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