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起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3124KB,3页)。
【摘要】 目的 评价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WHC泰士胃肠起搏器治疗FD患者93例,根据治疗前后患者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缓解情况评估胃肠起搏对FD的疗效。结果 胃肠起搏治疗可以明显缓解FD患者症状。结论 胃肠起搏对治疗有餐后饱胀感、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FD患者,治疗有效。
【关键词】 胃肠起搏;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程度
作者单位:116023解放军二一O医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至2009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3例,其中男39例,女54例,年龄为18岁~89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10年。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以下标准:①按罗马Ⅲ标准,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至少1项,诊断前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②经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排除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胃新生物、和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疾病。
1.3 仪器 WCH泰士胃肠起搏器。
1.4 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选体表胃起搏点定位:正极置于患者胃窦在体表的投影处,即剑突与脐连线的中间向右2~4 cm处;负极置于患者胃体在体表的投影处,即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左3~5 cm再往上1 cm处。体表肠起搏点定位:正极置于患者脐上1~2 cm处;负极置于患者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5~10 cm处。然后用95%酒精棉球充分擦拭体表胃肠起搏定位点,至皮肤泛红,目的是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和角质,使皮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若皮肤清洁不彻底,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一般在进食30 min~1 h之前,或进食30 min之后。1次/d,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0次为1疗程。胃起搏治疗频率为3次/min,肠起搏治疗频率为10次/min。
1.5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及标准 治疗结果评价,无效:治疗10次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有效:治疗10次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但仍自觉有症状;显效:治疗10次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稍加注意可以感觉到;痊愈:治疗10次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有效及痊愈的总和为缓解。观察治疗次数与各个症状缓解的关系。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93例患者中,显效82例(88.2%),有效7例(7.5%),无效4例(4.3%),总有效率为95.7%。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见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例,%)
临床症状治疗前治疗后症状缓解
餐后饱胀不适8474(88.1)
早饱感5549(89.1)
上腹痛5950(84.8)
上腹烧灼感4944(89.8)
症状缓解与治疗次数的关系,见图1。
症状缓解例数与治疗次数的关系
3 讨论
FD是一组常见症状,且发病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为20%~40%,目前国内统计为19.8%[1]。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FD发病机制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2]。而胃肠道动力障碍常与胃肠电活动异常并存。在胃肠道,能驱动平滑肌收缩,控制胃肠道基本电节律的某一特定区域,称为胃肠起搏点。近几年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的研究已证明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胃肠运动的起搏细胞,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自主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位于环形肌黏膜下边缘及肠肌丛,类似于心肌细胞的起搏细胞,不仅是胃肠电活动的起搏者,也是慢波的主要传播者[3]。胃肠起搏器属于胃肠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原理是存在于胃肠道的起搏点可被外加的不同频率的电流所驱动,犹如心脏起搏器一样,能驱动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起到恢复及改变胃肠功能活动节律的作用,减轻或消除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胃肠起搏器在治疗FD时能有效地缓解消化道症状。胃肠起搏治疗10次后,餐后饱胀感缓解率为88.1%,早饱感缓解率为89.1%,上腹痛缓解率为84.8%,上腹烧灼感缓解率为89.8%。在缓解的患者中,治疗第9次后,各种症状缓解均可达到95%以上(P<0.01)。
胃肠起搏治疗安全性好,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除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暂轻微的皮肤烧灼感外,均无皮肤灼伤、胃肠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对于很多FD患者来说,是可以接收的治疗。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2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