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1075
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发展预后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吴纪霞 刘杰一 徐志树 高峰 王莹峰
第1页

    参见附件(3246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1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有无颈动脉斑块并确定其大小、范围、斑块形态、内部回声特点,随机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2%(82/100),显著高出对照组的斑块检出率24%(2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的颈动脉斑块主要是易脱落的软斑(42%:8%)和混合斑(32%: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复发率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结论 颈动脉斑块及性质与脑梗死密切相关,软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也是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斑块具有诊断价值,能及时发现斑块并准确定位,为临床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

    作者单位: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死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患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较大面积的脑梗死预后差。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这两大脑动脉供血系统中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将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缺失症状及体征,已有研究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复发关系密切,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对有效地防治脑梗死提供依据和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0例,经临床及CT\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男 67例,女33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70±15)岁,对照组为同时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共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76±4)岁。并将脑梗死组分为两组,甲组是无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脑梗死18人,乙组是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脑梗死的82人。

    1.2 方法 使用美国飞利浦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0 MHz,让患者平卧,颈下垫一下枕,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分别对左右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壶腹部(BIF)及颈内动脉(ICA),连续扫查,仔细观察、血管内壁,测量内中膜(IMT),着重观察斑块的大小、性质及部位,注意调解一起的参数、应用图像放大功能、观察斑块、提高认知率。

    1.3 诊断标准

    1.3.1 以IMT<1.0 mm为颈动脉超声阴性; IMT≥1.0 mm为颈动脉超声阳性.

    1.3.2 斑块超声分型依据超声形态上的表现分为扁平斑、软斑、硬斑和混合斑4种。从超声表现看,扁平斑为局部隆起或弥漫性增厚,呈较均匀的低回声;软斑为局限性突入管腔,显示不同强度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的弱回声,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及光滑的纤维帽;硬斑系由于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局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或较明显的声衰减;混合斑超声表现回声不均匀,强、中、低回声混杂。

    1.3.3 斑块表面规则程度依其表面形态规则程度分为Ⅲ度:①斑块表面光滑,纤维帽轮廓清晰。②斑块表面粗糙不平,呈多孔状表现。③斑块表面可见较大范围龛影,回声缺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显著水平定为P<0.05颈动脉斑块发病率间的比较

    有斑块无斑块发病率%

    对照组247624

    脑梗死821882

    P值﹤0.01

    χ2=32.16,P<0.01

    颈动脉各型斑块的发生情况(例,%)

    例数扁平斑硬板软斑混合斑

    梗塞组10025(25.0)12(12.0) 42(42.0)32(32.0)

    对照组10014(14.0)7(7.0)8(8.0)2(2.0)

    P值 <0.05<0.11<0.01<0.01

    χ2=42.63P<0.01

    颈动脉斑块表面特征参数(%)

    ⅠⅡⅢ

    脑梗死(n=82)38348

    对照组(n=24)1950

    χ2=12.30 P<0.05

    有颈动脉斑块与无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复发情况

    1次入院2次以上入院

    甲(n=82)8263

    乙(n=18)185

    P<0.05

    2.1 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24%,斑块共计24个;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82%.斑块共计83个,P<0.01,见表1。

    2.2 从斑块特征看,脑梗死组软斑块所占的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扁平斑最多见。P<0.01,见表2。

    2.3 斑块表面规则程度,对照组的斑块表面光滑,无一表面有较大龛影者;疾病组斑块表面粗糙不平或见较大龛影的比例大于对照组(见表3)

    2.4 有无颈动脉斑块脑梗死的复发率,从表4可以看出,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例组复发率76.8%以上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27.7%。

    3 讨论

    由于社会高龄化、膳食成分的变化,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变较多,特别是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很多研究证实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动脉的管壁上脂质等屯积成的,活动性的较大的斑块,容易脱落破裂,一旦脱落、破裂便成为血栓,血栓的移动可以引起栓塞。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这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以了解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从而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82%(82/100)远高于对照组24%(24/100),提示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有明显的相关性,目前认为颈动脉斑块引起脑梗死可能有狭窄远端脑血流低灌注状态,当颈动脉轻度狭窄时,机体可通过侧支循环或扩张远端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等自身调节机制使脑组织血流量不至于明显降低,随着狭窄的不断发展和末梢灌注压的不断下降,最终出现失代偿而引起末梢低灌流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研究发现真正因为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低灌注导致脑梗死的只占一小部分,而多数为颈动脉硬化斑块成分脱落导致的脑栓塞[1],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观察发现,脑梗死组以软斑最多见42/100,其次是混合斑32/100,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而后者以扁平斑居多。颈动脉硬化斑块一般分为扁平型、软斑、硬斑和混合斑。软斑发展快,易于脱落出血,患卒中危险性大;硬斑块稳定,危险性小,常无症状。斑块表面粗糙,特别是溃疡或壁龛的斑块是脑栓子的重要产生地。我们研究发现脑梗死的Ⅱ、Ⅲ型颈动脉斑块相比对照组多,因此斑块的性质和特征与脑梗死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我们统计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复发率要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4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