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1070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5日 余会丽 解洪泉 王惠君 侯晗
第1页

    参见附件(3309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99 mTcMDP(99 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采用99 mTCMDP为显像剂,对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230例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230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6例,阳性率58.3%,其中肺癌100例,骨转移68例,阳性率68%;乳腺癌100例,骨转移49例,阳性率49%;前列腺癌30例,骨转移19例,阳性率63%。结论 肺、乳腺、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 骨转移瘤;核素;全身骨显像

    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率可达70%~85%[1]。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我们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共230例的骨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癌症患者病例230例,男120例,女110例,年龄26~78岁,其中肺癌100例,乳腺癌100例,前列腺癌30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H3000ZK型SPECT仪,配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患者静脉注入99 mTcMDP740 mBq后2~3 h全身骨显像,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仪进行显像,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256×1024,前位和后位扫描速度6.6~4.4 mins/m,总计数>106,部分全身显像可疑脊柱异常灶患者再行局部断层显像:采集矩阵64×64,放大倍数1.0,360°旋转,每6°采集1帧,计算机重建获得横断、冠状和矢状断层图象。为提高影像的清晰度,要求患者注入显像剂后,尽量多喝水,多排尿,以减少骨组织以外的本底。

    2 结果

    经骨显像检查230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6例,阳性率58.3%,其中肺癌100例,骨转移68例,阳性率68%;乳腺癌100例,骨转移49例,阳性率49%;前列腺癌30例骨转移19例,阳性率63%。转移灶分布表现为局限性单一病灶和随机分布多发性病灶,并以后者为多见。随机分布多发性病灶分布部位依次为胸部、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以病灶部位放射性增浓占极大多数,少数则表现为减低,也可见增浓和减低并存。

    3 讨论

    骨转移瘤是指恶性肿瘤(癌或肉瘤)通过各种途径移植骨内,并继续生长,形成子瘤。有研究表明,在各种已知的原发性肿瘤中,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其中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晚期约有85%左右发生骨转移。大多数骨转移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骨骼疼痛,可在X线(包括CT)骨片检查出现异常前的数周或数月发生,但在无症状的患者中,也有近20%通过相关检查找到骨转移的证据。及早发现骨转移,与肿瘤患者的正确分期、确定综合治疗方案、预后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当骨骼的血流、代谢等发生改变时,骨显像就能发现异常,一般认为骨显像至少能比X线、CT检查提前3~6个月发现转移病灶。目前,广泛应用的骨显像剂99 mTCMDP,半衰期约6 h,为扫描成像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其主要通过发射140keV的γ粒子衰变,该粒子的辐射能量对常用的SPECT仪探测效率非常理想。骨摄取放射性核索显像剂取决于骨的代谢活性、局部血流量乃至交感神经的影响[2],由于肿瘤组织的生长特点,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发现早期骨转移瘤有很高的灵敏度,在寻找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诊断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骨显像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以下方面:可早期诊断转移性骨肿瘤,可用于肿瘤分期、分级,选择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评价;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及其病变侵犯范围的确定;原因不明的骨痛,排除骨肿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诊断各种代谢性骨病及骨关节疾病;骨髓炎的诊断及其与蜂窝组织炎的鉴别;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及存活情况;人工关节置换后的随访;判断常规X线摄片难以发现某些细小的骨折。骨显像与X线摄片法的比较:X线片反映骨密度的改变(钙的沉积和减少),骨显像反映骨的代谢活性;骨显像较X线片早3~6个月发现病变(骨折除外);X线检查无法使全身骨骼同时显像;骨显像的特异性不高[3]。

    有骨痛症状肿瘤患者80%存在骨转移,而有骨转移者30%~50%无骨痛[4],因此,我们认为骨痛并非肿瘤患者行骨显像的指证,凡疑有骨转移者应早期首选核素骨显像。本组病例阳性率58.3%, 明显高于Wilson等[5]报道。原因在于多数患者病期较晚,大部分有骨痛症状,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始行骨显像检查。本组肺癌阳性率68%、乳腺癌49%,前列腺癌63%。

    总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全身骨显像一次检查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能反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变化,并且可以显示骨骼的形态学改变。骨显像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在寻找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诊断价值[6],借助于骨转移瘤在骨显像上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主要依据。目前,临床已将骨显像作为肿瘤诊疗的主要评价手段之一,通常作为肿瘤术前的必查项目。

    参 考 文 献

    [1] 李少林.核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1361.

    [2] 裴著果.影像核医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0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