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药物的合理应用
【摘要】 目的 指导老年人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对老年人疾病特点的分析,提出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结果 使老年人正确使用药物,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结论 科学合理地用药,能使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 老年人;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老年人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问题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文献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1],因此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是当前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有各种机体功能的减退,自稳机制差,用药的机会和合并用药的种类显著增加。另外老年人由于对内环境调节功能减弱,对各种刺激反应性也较迟钝,因此,也容易掩盖一些症状,所以老年人用药具有特殊性。
2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2.1 吸收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升高,酸性药物分解增多,吸收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和胃肠动脉硬化而致,胃肠血流下降,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铁剂、钙剂等,因需要载体参与吸收而导致吸收减少。
2.2 代谢 老年人肝脏代谢分解与解毒能力明显降低,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如普萘洛尔造成的肝性脑病,就是因为血浆中游离普萘洛尔多而造成心输出量减少,供应脑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昏迷等症状。
2.3 排泄 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小球滤过滤及肾血流量均减少50%左右,老年人易患的某些慢性病也可减少肾脏的灌注,这些均影响药物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3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3.1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老年人随着脑的重量逐渐减轻,脑血流量减少,脑内酶活性降低,高级神经功能也减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敏感,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等。
3.2 对抗凝血药 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 老年人β受体的数量或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亲和力降低,环腺苷酶活性也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减退,血压调节功能降低,凝血功能减弱等一系列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效应。
4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4.1 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有很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物。即使用药,也应该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控制在3~4种,因为作用类型相同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用在老年人更易产生不良反应。
4.2 掌握用药最佳时间 最佳时间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洋地黄、胰岛素,凌晨时的敏感度比其他时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一般多数口服药物可以在饭后服尤其对消化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铁剂 某些抗生素等,有些要求在饭前服,如健胃药、收涩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4.3 选择适当的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个体状况而定,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即开始按成人量的1/5~1/3用药,逐渐调整到有效剂量,还有人建议65岁以上的患者减10%,75岁以上的患者减20%,85岁以上的患者减30%,个别老年人特殊情况下用药个体化,也不能千篇一律。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4.4 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如需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用药情况是否与病情需要相符,同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减量或停药。
4.5 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对有的老年人来说,健忘、行动不便、视力不好,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首先要简化用药方法,便于老年人正确领会,执行医嘱,以免错服、漏服,处方上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应书写清楚。注意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尽量选用适合老年人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2]。
总之,由于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疾病的特点,药动学、药效学的变化,合理科学地用药,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凌春艳,管媛媛.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943.
[2] 袁亦文,卢海波,宁华英.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9):63-64., http://www.100md.com(祁雪 谭志新)
【关键词】 老年人;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老年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老年人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问题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文献报道,超过60岁的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而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1],因此老年人如何合理用药是当前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老年人患病的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有各种机体功能的减退,自稳机制差,用药的机会和合并用药的种类显著增加。另外老年人由于对内环境调节功能减弱,对各种刺激反应性也较迟钝,因此,也容易掩盖一些症状,所以老年人用药具有特殊性。
2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2.1 吸收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升高,酸性药物分解增多,吸收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和胃肠动脉硬化而致,胃肠血流下降,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对于按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铁剂、钙剂等,因需要载体参与吸收而导致吸收减少。
2.2 代谢 老年人肝脏代谢分解与解毒能力明显降低,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肝细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力增强。如普萘洛尔造成的肝性脑病,就是因为血浆中游离普萘洛尔多而造成心输出量减少,供应脑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昏迷等症状。
2.3 排泄 老年人肾脏的肾单元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小球滤过滤及肾血流量均减少50%左右,老年人易患的某些慢性病也可减少肾脏的灌注,这些均影响药物的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积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或中毒。
3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3.1 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老年人随着脑的重量逐渐减轻,脑血流量减少,脑内酶活性降低,高级神经功能也减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敏感,包括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等。
3.2 对抗凝血药 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 老年人β受体的数量或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亲和力降低,环腺苷酶活性也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减退,血压调节功能降低,凝血功能减弱等一系列变化均可影响药物的效应。
4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4.1 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有很多不适可以通过生活调理来消除,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一般应尽量少用药物。即使用药,也应该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控制在3~4种,因为作用类型相同或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用在老年人更易产生不良反应。
4.2 掌握用药最佳时间 最佳时间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如洋地黄、胰岛素,凌晨时的敏感度比其他时间大几倍甚至几十倍。一般多数口服药物可以在饭后服尤其对消化道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铁剂 某些抗生素等,有些要求在饭前服,如健胃药、收涩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等,有些药物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如驱虫药、盐类泻药等。
4.3 选择适当的剂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根据个体状况而定,对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即开始按成人量的1/5~1/3用药,逐渐调整到有效剂量,还有人建议65岁以上的患者减10%,75岁以上的患者减20%,85岁以上的患者减30%,个别老年人特殊情况下用药个体化,也不能千篇一律。有条件的医院应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便更准确地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4.4 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如需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用药情况是否与病情需要相符,同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减量或停药。
4.5 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对有的老年人来说,健忘、行动不便、视力不好,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提高老年患者的依从性,首先要简化用药方法,便于老年人正确领会,执行医嘱,以免错服、漏服,处方上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应书写清楚。注意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尽量选用适合老年人简便有效的给药途径[2]。
总之,由于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改变,在临床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疾病的特点,药动学、药效学的变化,合理科学地用药,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更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凌春艳,管媛媛.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943.
[2] 袁亦文,卢海波,宁华英.浅谈老年人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9):63-64., http://www.100md.com(祁雪 谭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