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133896
4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杨蕾 张冰 刘朝阳
    参见附件(12kb)。

     表2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胎龄、喂养方式的关系(例,%)

    3 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胃肠道急重症, 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便血、喂养不耐受、腹泻及酸中毒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肠穿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而发展为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确定,一般认为该病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 它的发生与胎盘早剥、围生期窒息和肠道缺氧-再灌注损伤等缺氧缺血性损伤,还有早产、配方奶喂养和感染等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多样,但以上的危险因素单独一个不能造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这些有害因素加上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不成熟的胃肠道, 病因与诱因相互作用, 导致肠黏膜的缺血坏死,肠黏膜屏障受损,使得肠道的致病菌大量繁殖, 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如内毒素、白介素、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各种炎症因子, 引起肠道黏膜炎症级联反应和局灶性坏死,从而引起肠黏膜的缺血损伤及坏死,肠黏膜损伤使得细菌毒素进一步进入肠组织及血液内,从而形成严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甚至菌血症、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休克,这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4]也证实,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是多因素的,跟早产、肠道缺血缺氧、高浓度喂养及感染等多因素有关。

    2003年,针对美国的24个州进行的大范围的流行病学统计得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为2.6%[5],病死率较高。另外还有研究表明曾患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其存活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机率与未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机率相比明显升高[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重要的是早期诊断,早治疗。从本文45例患儿临床研究发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有窒息史者及感染等其他诱因有关。本文患儿中母乳喂养者仅占20%, 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者, 作者对此推测母乳喂养对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保护性作用, 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保护性因子, 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