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护介入分娩全程的临床分析
参见附件(12kb)。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开展新生儿科全面介入分娩全程的新模式以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发生率的变化。比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同类指标。结果 新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3.68%和7.39%。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5.65%和3.77%。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是69.00%和46.98%。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26‰和3.62‰。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分别是86.89%和47.77%。母乳喂养率分别是50.91%和79.90%。结论 新生儿科全面介入分娩全程的模式是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
我国妇幼卫生监测资料显示,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婴儿的死亡占首位,而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首位。可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省、市级妇幼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培训、协调、管理,逐渐形成了产科、儿科不分家的新型接产模式。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新生儿未出生前,提前进入产房,做好新生儿的复苏准备。实现了产儿科的零接缝对接。保证了新生儿的处理在第一时间完成。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四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他们是新模式形成后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早产儿220例,足月儿2541例。剖宫产1684例,正常产1077例,其中侧切分娩101例。对照组中早产156例,足月儿1934例。剖宫产1421例,正常产669例,其中侧切分娩62例。两组样本孕周、分娩方式、性别、出生体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新模式下,新生儿医生和护士建立复苏小组,小组成员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担任。制定复苏预案。做好复苏的一切准备。新生儿出生后直接由新生儿护士管理,即生后监护4 h。包括第一次开奶,指导培训陪护喂养护理新生儿的一些原则和技巧。4 h后,将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正常的新生儿送入母婴同室病房。剩下生命体征不够平稳的继续观察。必要时给予相应干预。或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间护士详细记录新生儿出入量,第一次开奶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帮助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记录由儿科医生完成。采用复苏技术为2004年第2版美国复苏教材。
1.2.2 对照组 孕妇分娩过程中,无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介入。当新生儿窒息发生时,第一时间由在场的助产士抢救 ......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开展新生儿科全面介入分娩全程的新模式以后,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发生率的变化。比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同类指标。结果 新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3.68%和7.39%。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5.65%和3.77%。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是69.00%和46.98%。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26‰和3.62‰。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分别是86.89%和47.77%。母乳喂养率分别是50.91%和79.90%。结论 新生儿科全面介入分娩全程的模式是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
我国妇幼卫生监测资料显示,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婴儿的死亡占首位,而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首位。可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省、市级妇幼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培训、协调、管理,逐渐形成了产科、儿科不分家的新型接产模式。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新生儿未出生前,提前进入产房,做好新生儿的复苏准备。实现了产儿科的零接缝对接。保证了新生儿的处理在第一时间完成。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四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他们是新模式形成后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早产儿220例,足月儿2541例。剖宫产1684例,正常产1077例,其中侧切分娩101例。对照组中早产156例,足月儿1934例。剖宫产1421例,正常产669例,其中侧切分娩62例。两组样本孕周、分娩方式、性别、出生体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新模式下,新生儿医生和护士建立复苏小组,小组成员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担任。制定复苏预案。做好复苏的一切准备。新生儿出生后直接由新生儿护士管理,即生后监护4 h。包括第一次开奶,指导培训陪护喂养护理新生儿的一些原则和技巧。4 h后,将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正常的新生儿送入母婴同室病房。剩下生命体征不够平稳的继续观察。必要时给予相应干预。或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间护士详细记录新生儿出入量,第一次开奶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帮助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记录由儿科医生完成。采用复苏技术为2004年第2版美国复苏教材。
1.2.2 对照组 孕妇分娩过程中,无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介入。当新生儿窒息发生时,第一时间由在场的助产士抢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