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汗”内容梳理
第1页 |
参见附件(2374KB,2页)。
【摘要】 汗是中医诊疗疾病所重视的重要症状之一,也是中医诊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即对“汗”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主要对无汗和汗出过多两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使中医临床诊疗汗相关疾病的思路更清晰。
【关键词】
汗;无汗;汗出;中医诊断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系(宋月晗 李峰 王天芳 薛晓琳 刘燕 关静 杨毅玲);河南省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系(王常海)
通讯作者:李峰 Email:lifeng95@vip.com
汗是中医所重视的重要症状之一,也是中医诊断教学的重要内容[1,2],本文从影响汗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了汗的两类病理性表现汗出过多和无汗的常见情况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是对中医诊断教学内容的梳理,将为中医临床诊疗汗所相关疾病提供思路。
1 汗的形成原理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外出于体表而成(如图1),因此汗的形成主要受到阳气、阴津、汗孔等三个因素的影响。
人体有生理性的汗出,如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情绪紧张等情况下的汗出,如《灵枢》中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正常汗出有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排出废物的作用。如果人体当汗出而无汗,或者不当汗出而汗出过多,都属于病理现象,因此汗的病理性表现分为两类,无汗和汗出过多。
图1
汗的形成原理
2 无汗
无汗是指疾病过程当中,全身或局部无汗的症状,其形成原因即阳气、阴津、汗孔等三个因素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发生了异常,如《灵枢》中说“夺血者无汗”,《伤寒明理论》说“诸阳为津液之主,阳虚则津液虚少,故无汗。”现代医学认为本症可因先天原因或多种疾病导致体表汗腺分泌明显不足[3,4]。
表1
无汗的种类与临床意义
全身无汗邪郁腠理,汗孔闭合风寒表证
阳气不足危重患者
津液、精、血不足
局部无汗邪气阻闭患侧经络中风、痿证、截瘫患者
3 汗出过多
汗出过多指患者不当汗出而汗出,或汗出较多者,其形成原因也为上述三个因素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发生了异常。现代医学认为多汗多继发于多种神经系统、精神系统等全身性疾病,而原发性多汗则为交感神经的失常[5]。
表2
汗出过多的种类与临床意义
表汗邪犯腠理,汗孔开泄,恶寒发热、汗出风邪袭表证、风热表证
大汗热邪亢盛,大量汗出里实热
自汗日间汗出过多,活动后尤甚气虚、阳虚
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阴虚
绝汗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亡阳、亡阴
战汗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
黄汗汗出色黄如柏汁,出粘衣湿热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上焦热盛、中焦湿热、元气将脱
心胸汗手足心汗出量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阴汗外阴部及其周围汗出过多下焦湿热
手足心汗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阳明燥热、中焦湿热、阴虚阳亢
病理性汗症主要有无汗和汗出过多两种情况,其形成的总机制为各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的人体阳气、阴液以及汗孔三个因素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异常,临床当以此为据,细审病因,以处方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亢海荣.汗在辨证上的意义.陕西中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7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