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159607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600例冬病夏治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陈晶 房晶 王剑锋
第1页

    参见附件(258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伏天在背部穴位针刺及贴白芥子泥膏冬病夏治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600例进行针刺、中药外敷穴位,治疗后对治愈率进行评估。结果 冬病夏治后慢支的风寒犯肺型、痰湿阻肺型和喘症风寒束肺型哮喘疗效较好。结论 三伏天在背部穴位针刺及贴白芥子泥膏冬病夏治哮喘疗效显著。

    【关键词】

    穴位针刺;药物外敷;慢支哮喘;冬病夏治

    

    作者单位:135000梅河口市中心医院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征候分类、疗效标准均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经临床2年观察600例,男332例,女268例,年龄3~78岁,平均46.8岁,病史2年零2个月~51年。病史在6~10年者177例,占29.5%,病史在20年以下者463例占70.5%。

    2 分型及治疗

    2.1 中医分型 作者按《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了咳嗽中常见的四型:风寒犯肺、风热犯肺、肺阴亏虚、痰湿阻肺;选择了喘证中常见的两型:风寒束肺、肺肾两虚,进行疗效观察。

    2.2 治疗穴位、药物及方法

    2.2.1 取穴 1组,肺愈、心俞、膈俞(双侧);2组,风门、厥阴俞、督俞(双侧)。在治疗中若背部未起疱,不红肿、仍用第1组,第2组为备用穴。若第1组用后起疱、红肿,则选用第2组穴位。手法采用快速针刺疗法,进针0.5~0.8寸,得气后起针。

    2.2.2 泥膏制剂 白芥子、甘遂、细辛、百部、洋金花各等份,研细100目过筛。鲜生姜汁调成泥丸状,约2分硬币大,厚为0.5 cm。若背部素有冷感,用麝香粉少许蘸药饼表面;若背部素有热感者,外用冰片粉少许蘸药饼表面。此种方法在治疗前1~8 h内制成泥膏,否则挥发失去作用。

    2.2.3 操作方法 选择好背部相应俞穴,局部乙醇棉球消毒,然后行快速针刺,旋转,得气补泻互用,不留针,再将泥膏 蘸上相应药粉,置于6个穴位,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3~5 h即可。

    2.2.4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清洁背部,以防感染。②治疗不宜在空腹进行。③贴药时间以3~5 h为宜,如贴药处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去掉药膏,药物贴治时间切勿过长,以免起疱。④若贴药处起泡,轻者涂以紫药水,数时即愈;重者可涂烫伤膏,1~2 d即愈。⑤贴药过程中应预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忌抽烟、喝酒,不宜吃肥肉、鱼虾及刺激性食物、调料,以免影响疗效,特别注意忌食可发本病的食物,防止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咳嗽及临床症体征消失,观察一年无复发。②好转:咳喘减轻,痰量减少。③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600例,治疗后慢支239例中,痊愈101例,好转98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83.3%;喘症361例中,痊愈142例,好转166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85.3%。分型疗效中,疗效较好者为慢支的风寒犯肺型(85.7%)、痰湿阻肺型(88.2%)、和喘症风寒束肺型(90.0%),(见表1、表2)。

    表1

    慢支分型疗效(例,%)

    

    病种与分型例数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

    风寒犯肺4927(55.1)15(30.6)7(14.3)

    风热犯肺4112(29.3)16(39.0)13(31.7)

    痰湿阻肺14462(43.1)65(45.1)17(11.8)

    肺阴亏虚52(40.0)03(60.0)

    表2

    哮喘分型疗效(例,%)

    

    病种与分型例数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

    风寒束肺22193(42.1)106(48.0)22(10.0)

    肺肾两虚14049(35.0)60(42.9)31(22.1)

    4 讨论

    药物外敷贴治疗慢支、哮喘是具有悠久历史且确有效果的传统疗法。慢支、哮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且西药巩固后往往复发,迁延难愈。白芥子泥膏中,白芥子温肺化痰,甘遂泻水逐饮,洋金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止咳平喘,细辛辛散温通,通彻表里上下,入肺经温肺腑而温肺化痰,麝香辛温散通,芳香走窜,有通经络透肌骨的作用。加之所选穴位均有止咳、化痰、平喘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