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360
器械清洗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王雷
第1页

    参见附件(2914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 方法 通过对清洗人员的清洗方法,清洗工具选择,清洗机维护保养等,对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改进方案。 结果 通过对器械清洗过程的调查,发现清洗质量与清洗机使用维护、清洗工具选择、清洗人员对清洗方法的理解、水温等有一定关系。 结论 在器械清洗流程制定时,我们既要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损耗,又要做到清洗液及清洗机的合理使用,加强对器械清洗环节、清洗用具的管理,做好清洗机维护工作,提高清洗效率,有效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医院感染控制中,器械清洗质量决定灭菌成败,器械在使用过程中,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由于器械结构复杂性及个别使用后器械的保湿失败,对器械清洗工作造成难度。消毒供应中心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要求: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1]。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渍、脓液、组织液都会妨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2]。因此,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控制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保障。

    1 方法

    通过对工作人员清洗过程观察,检查清洗机使用前状况,器械清洗后光源放大镜检测的方法,对器械清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改进措施。

    2 影响因素

    2.1 预处理不佳 器械使用后预处理不彻底,保湿措施不当,造成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干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成本因素 为考虑成本,我院采用塑料整理箱作为密封容器,器械使用自来水冲洗后,密封效果不佳,湿的器械与空气结合,易生锈。

    2.1.2 保湿因素 使用纱布蘸稀释的酶进行保湿时,人为因素造成酶浓度不足,致使保湿失败。长期使用酶纱布保湿方法,增加器械被腐蚀现象,同时,多次开清洁酶瓶盖,增加清洁酶受污染机率。

    2.1.3 其他因素 直接使用湿纱布擦拭,关节、齿槽、缝隙、管腔内难以擦及,放置一段时间后,附着在器械死角上的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干固,增加清洗难度。血渍、污渍等有机物也造成器械生锈。

    2.2 手工清洗不规范

    2.2.1 进清洗机前,为清洗因预处理不当造成的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干固在器械表面的现象,刷洗器械齿端时,与齿槽交叉方向刷洗,齿槽内干固血渍污渍等有机物无法有效刷出,造成不必要的器械磨损和刷洗器具的损坏。

    2.2.2 水温控制不当,防护手套厚,感热性差,器械放入温水中,因水温高,附着在器械上面的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凝固变质,黏附在器械上造成清洗困难。

    2.2.3 清洗用具及洗液选择错误,刷洗黏附在镊子筒等器具上的指示胶带痕迹时,使用钢丝球,严重损伤不锈钢器具,微生物留存于划痕中,造成器具难清洗且易生锈,降低器具使用寿命,降低灭菌成功率。

    2.3 清洗机使用维护不利

    2.3.1 清洗机水压低 我院喷淋式清洗机配备五层清洗架,转臂多,又因使用时间长,清洗架进水口与清洗机接口处衔接性差,致使转臂孔水压小,喷淋效果不佳。

    2.3.2 清洗机内碘伏影响 临床科室预洗人员认为换药碗不接触患者体腔,血渍少,表面光滑易清洗,且碘伏为消毒液,无污染,而不作预处理,回收到供应室为摞放,供应室清洗人员容易忽视进清洗机前进行碘伏处理,使用后剩余的少量棉球、油纱条、纱块通过碘伏等黏性液体粘附于换药碗内,进入清洗机后,碘伏等黏性液体遇水稀释,棉球、油纱条、纱块脱落,附着在转臂中间的螺丝上,阻碍转臂转动,或者棉球、油纱条、纱块被循环水流打碎,进入转臂内部,阻塞转臂孔,造成清洗不全面,部分棉球、纱块碎屑透过底层排水过滤孔附着在加热棒上,造成不安全隐患。

    3 改进方案

    3.1 保证预处理有效性 器械生锈主要原因是接触含金属离子较多的自来水后,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在进行成本核算对比后,我院拟使用纯化水进行预处理,在综合病房楼顶放置一台小型纯水机,下接一条管路通往各科室清洗间即保证用水,纯水专用,每天定时检查纯水机,保证制水及水压正常。

    3.1.2 做好密闭保存 在原塑料整理箱开口处覆盖一层塑料膜,再关盖,与空气隔绝,保证密闭有效性。

    3.2 规范手工清洗 蛋白质在60℃以上会逐渐变成蛋白胶,血液在40℃以上就会凝结[3]。清洗槽配置温度计,将水温控制在15~40℃,避免凝结现象,刷洗时顺着齿槽方向刷,杜绝钢丝球等锋利刷洗工具出现在清洗间。指示胶带粘迹使用松节油浸泡适当时间,再使用纱布擦拭,或者使用95%酒精擦拭,可去除粘迹,流动水充分冲洗后方可放入清洗机清洗,避免微生物粘附。

    3.3 进清洗机前检查 碘伏在清洗机内被流动水喷淋,易产生大量泡沫,清洗机预洗程序排水功能只能把少量泡沫排出,未排出的泡沫对下一步酶洗程序的有效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器具进清洗机前必须在流动水下去除碘伏,直至泡沫消失,同时,清洗机每次使用后,立即去除舱内杂物,保证下一次清洗正常运行。

    4 效果

    清洗消毒细节改进前后,对试点科室各一个月内随机抽查的500件器械比较,见表1。

    5 讨论

    作为基层医院,器械使用量不大,基于成本及手术集中量的考虑,器械通常在白天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处理,因此,器械预处理方法及清洗机的合理使用成为关键。预处理不彻底,保湿效果不佳,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干固在器械上,增加后期清洗难度,且器械易生锈。

    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时,经常使用酶液浸泡干固血渍、污渍等有机物,加速器械被腐蚀的速度,器械表面锈的不断生成与去除,加快器械镀层的不断变薄,薄的器械镀层在光源放大镜下无法发现,容易被一同装入包内,器械在灭菌器内经过高温高压,热胀冷缩效果使薄镀层破裂,在水蒸汽等介质的作用下,少量锈水由裂缝溢出,滴在相邻器械上,再经过灭菌器干燥程序附着在器械上,灭菌后的器械包从灭菌器内取出时,并不对器械包内部进行检查,附着在完好器械上的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去除,将增加完好器械因被传染而增加腐蚀的机率,长期恶性循环,造成更多的器械损毁。

    病区内适宜患者的室温一般为18~22℃,在同一病区内的清洗间室温一般也在此范围,使用纯化水对器械进行预处理后,无需擦拭器械即可放入密闭容器箱内,适宜室温下,密闭容器箱内附着于器械上的少量纯化水不易挥发,且器械不易生锈,起到良好的保湿效果。通过改进后,消除了稀释酶纱布的浓度误差、预洗后干燥器械时间、长时间酶纱布覆盖保湿造成的器械被腐蚀现象,为临床工作人员节省大量时间服务患者,同时减少为浸泡干固的血渍、污渍等酶的使用机率,节省除锈剂的使用量,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

    换药碗等器具放入清洗机时,较多清洗人员认为碘伏属于消毒药液,容易忽略碘伏的处理,碘伏在清洗机内被转臂高压水喷淋,产生的泡沫,阻隔了酶与器械接触,降低清洗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投入使用前,流程设计是关键,在器械清洗方法选择时,我们既要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损耗,又要做到清洗液及清洗机的合理使用,减少临床科室预处理人员的人力时间,节约供应室不必要清洗剂的开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