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181782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15日 刘俊峰


第1页

    参见附件(4240KB,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较好的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较少,切口愈合良好、复发情况较低,适应证广泛,操作较为简便,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张力性修补术

    腹股沟疝为普外科的常见病症,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传统的张力性修补术术中创伤较大,且手术较为复杂, 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较高,且复发率较高[1]。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的腹股沟疝修补技术,其创伤较小,且复发率较低。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近年来普外科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例,女12例,年龄在52~85岁,平均年龄为(69.3±5.1)岁,其中腹股沟斜疝51例,腹股沟直疝31例,双侧疝4例。随即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疝类型等方面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其中Halsted术31例,Bassini术12例。

    1.2.2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补片为聚丙烯编织二层的不可吸收所制补片材料,网片周边设计防皱裙边,内置设有记忆性弹力环,其圆形的直径10.2 cm;根据患者体质和耐受情况选择局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斜疝患者精索的前内侧入路,直疝者精索后内侧寻到疝囊并游离到疝囊颈部,疝囊较小者可不切开;如疝囊较大先将疝囊进行横断,然后缝扎近端,沿疝囊颈周围行腹横筋膜切开,直视下钝性分离,进入腹膜外脂肪及腹横筋膜间,手指或医用纱布钝性分离并扩大间隙,创建游离的间隙,直视下或者手指分离。充分的游离后将补片行弯曲折卷,提腹壁下血管,系带朝体外方向行纱布镊定位,保证方向从内环口到耻骨结节,再向外、向髂前上脊方向插入补片,拉紧定位的系带令补片居中,保持紧贴后壁,并以食指伸进定位的指袋,注意滑动触摸,保证补片能够完全平贴于腹横筋膜后侧。补片的3/5处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余置于下方,内下缘及耻骨联合保持重叠,上外侧缘要超过疝环,下缘覆盖髂血管、腹股沟区三种潜在的疝缺损区域,仔细缝合,剪掉多余部分。疝气程度严重者可以适当增加修补。术毕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为中老年男性常发的外科疾病,患者均存在有不同程度腹股沟管的前壁或者厚壁薄弱或者其他解剖的缺陷,只能在缺损或薄弱的部位给予加强或者修补才能彻底的治愈[2]。传统张力性修补术其高张力的非生理解剖性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两种组织缝合不容易真正愈合,错位对合后张力较高,很难抵抗腹内的压力,且术中剥离面较广,存在较多出血,术后并发症较多[3]。新兴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高强度网片及网塞,能够令人体纤维组织及白细胞自由的从间隙穿过,不增加感染的机率,同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刺激周围组织快速成纤维反应,恢复速度快,恢复强度、弹性优良,符合生理的无张力性特点,复发率较低,且手术无缝合张力,刺激和损伤较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4]。术中注意补片应尽可能的保证无张力,在疝囊游离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到精索血管,止血彻底,防止出现阴囊血肿,网塞大小应尽量的和小疝囊大小一致,便于翻入腹腔,减少复发;注意网片的中间孔应合适,避免影响精索血运,术中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5],可以有效的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便于患者及早下地活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院近年来普外科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方法及效果可以看出,腹股沟疝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较好的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尿潴留等并发症较少,切口愈合良好、复发情况较低,适应证广泛,操作较为简便,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谢桂生.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孙.修补术的对比研究.微创医学,2006,12(1):415-416.

    [2] 富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40KB,4页)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