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糖腺苷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热毒宁;阿糖腺苷;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少数患者可因此死亡。目前临床上缺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科2010 年5~9月手足口病留院观察患儿13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诊断标准。临床均有手、足、口、臀部疱疹伴发热症状;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 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降温、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发感染者加用相关抗生素;合并心肌炎、脑炎均按相应病情抢救处理。腋温>38.5℃时予布洛芬口服。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 热毒宁0.6 ml/(kg·d) 加5%GS100~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阿糖腺苷10 mg/(kg·d)加入5%GS100 ml~250 ml(稀释浓度0.1%)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5 d后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用药3~5 d后判定疗效。①显效:用药后48 h内,热退,一般状况好转,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溃疡变浅变小,3 d内愈合。②有效:48~72 h热退,食欲明显改善,口腔疼痛消失,溃疡变浅变小,5 d内愈合。③无效:超过72 h热不退,食欲无明显改善,口腔疼痛减轻不明显,5 d后溃疡不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SPSS 13.0软件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及分析
1个疗程内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P<0.01)。经治疗后两组均有少数病例发生心肌炎、肺部感染、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其中治疗组出现并发症3 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0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P<0.01)。见表1
两组退热、手足疱疹消退、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见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RNA 病毒类)柯萨奇(Cox)A16 及A5、A10、A9、B5、B2,埃可病毒,EV71病毒等多病原所致的以口腔黏膜及手、足皮肤病变为主的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季节以春夏季为主;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粪便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主要为对症治疗;手足口病大多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但持续发热不退伴有精神差的患儿,即使皮疹消退,仍不能忽视可能是手足口病重症的早期预警,因此,控制体温、及早退热,预防并发症是防治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的重要举措。热毒宁注射液作为第一个将中药指纹图谱列入质量标准的中药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和栀子三味植物药组成。上述诸药合为一剂,具有清热、抗病毒、抗炎、增加免疫等药理作用。热毒宁对EV71型病毒的抑制和灭活效果,均可协助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阿糖腺苷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经细胞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阿糖腺苷,可与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性抑制病毒的DNA多聚酶,并结合进病毒的DNA链,三磷酸阿糖腺苷也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热毒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7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