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50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关键词】
肺心病;中西医结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为临床常见疾病。我们运用中西医结会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住院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9~83岁,平均64岁;病程2~30年,平均14.1年。中西医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2~88岁,平均57.4岁;病程2~40年,平均13.6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控制呼吸道感染,予氨苄青霉素6~8 g、丁胺卡那0.6 g静脉滴注。改善呼吸功能,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予祛痰剂、支气管解痉(氨茶碱)痰液湿化等方法。给氧,一般采用间断给氧,严防高浓度氧而抑制呼吸中枢。对呼吸减弱、神志改变者,常用洛贝林、可拉明等静脉滴注。控制心力衰竭,采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制剂,如西地兰、毒K、氨力农。肺心病对洋地黄耐受性低,在使用洋地黄时应加强观察,以防洋地黄中毒。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使用地塞米松10~20 mg静脉滴注,对于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十分有效。使用血管扩张剂,予消心痛5~10 mg3次/d口服或多巴胺10 mg、酚妥拉明10 mg静脉滴注,丹参30 mg加低右500 ml静脉滴注。及时治疗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休克、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加强支持疗疗法,静脉滴注能量、血浆等。中西医治疗组采用辨证论治,结合标证本证分型,本虚证:心肺气虚型用玉屏风散加味;心脾两虚型用六君子汤合归皮汤加减;心肾两虚型用济生肾气汤加减;阴阳两虚型用大补元煎化裁;偏寒型用华盖散加减;偏热型用银翘散;痰浊蒙窍型用涤痰汤;水气凌心型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汤;热瘀伤络型用犀角地黄汤;阴阳离绝型用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2 结果
从表1可看出,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西医治疗组为68.00%,两组比较,中西医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P<0.01)。
3 讨论
3.1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应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此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导地位,是有效地延长肺心病缓解期的关键。
3.2 肺心病缓解期,针对正虚(气虚、阳虚、阴虚等)为本及瘀血的病理特点,则以中药为主导地位,采用扶正固本、益气活血、标本同治是使病情长期稳定的关键。
3.3 肺心病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机理复杂、病程长、治疗难为特点的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