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用于小儿术前超前镇痛60例的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675KB,2页)。
【摘要】 目的 术前疼痛是小儿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合适镇痛可加快小儿恢复时间,减少疼痛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为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和时间,在疼痛发作之前即采取措施的治疗称超前镇痛,并已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1],通过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麻醉的有用性。方法 60例ASAI级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分为2组,术前分别肌内注射氯胺酮1、2 mg/kg;手术结束时行骶管穿刺,注入0.5%利多卡因加0.02 mg/kg 吗啡的混合液,容积为0.6 ml/kg。观测术后4、8、12、24 h疼痛情况,并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记录各时点的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合度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 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1 mg/kg能增强骶管单次吗啡的镇痛效果,而肌内注射氯胺酮2 mg/kg临床作用与之相似,但不良反应却显著增高。结论 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1 mg/kg能增强骶管单次吗啡的镇痛效果,而且又减少了各自的副作用。
【关键词】
氯胺酮;吗啡;小儿超前镇痛
我们通过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对小儿骶管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超前镇痛在小儿麻醉的有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I级的患儿60例,年龄(4.5±2.39)岁,体重(20.15 ±5.19)kg,手术时间不超过40 min,择期行隐睾、鞘膜积液、双侧斜疝手术。术前禁食6~8 h。患儿随机分2组。每组30例。
1.2 实验步骤 麻醉前1组肌内注射氯胺酮1 ml/kg和2组肌内注射氯胺酮2 mg/kg。麻醉诱导:所有患儿入室开放静脉,静脉注入propfol 2 mg/kg。麻醉维持:propfol 10 mg/kg.h持续输注,经面罩吸入七氟醚,术中6~8 ml/kg.h输入乳酸林格氏钠溶液。手术结束时进行骶管穿刺,注入0.5%多卡因加0.02 mg/kg吗啡的混合液,容积为0.6 ml/kg。后观察肛门松驰情况,如松驰骶管阻滞成功,不松驰骶管阻滞失败,排除在研究之外。术后由另一不知情者行术后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时间、手术时间、IQ(肌内注射氯胺酮或盐水至切皮时间)。②术后4h、8h、12h、24h疼痛情况用五脸谱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记录各时点的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③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
1.4 数据处理 所的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二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IQ(肌内注射氯胺酮或盐水至切皮时间)无显著差别(见表1)
2.2 二组患儿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见表2)1组与2组之间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3 副作用(见表3) 术后1组皮肤搔痒有9例(45%)、2组有6例(40%),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2组术后复视或古怪行为明显高于1组,提示增加氯胺酮剂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患儿术后精神方面的副作用。二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副作用均未发生。
3 讨论
小儿术后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反应强烈,严重影响小儿术后早期恢复,因此需要对小儿进行术后镇痛[2.3]。
吗啡骶管内注入后通过作用于脊髓背根而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但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搔痒发生率高。而且骶管麻醉虽能防止伤害性刺激的向心性传导,而在预防中枢神经感化发生的方面,这种作用是不完全的,有必要辅助其他药物[4]
氯胺酮是小儿麻醉较常使用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良好镇痛及“分离”麻醉效果,起效快,对呼吸影响小,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镇痛效应较强。神经药理学的研究表明,氯胺酮是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可抑制选择性NMDA受体激动剂诱发的神经元反应,氯胺酮还可能与阿片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相互作用而改变突触传递,且可在初级传入中枢脊髓背角水平抑制痛觉信息的传递[5]。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常出现精神症状,且与剂量有关。本实验亦显示当氯胺酮剂量增至2 mg/kg时,临床效果增加有限,却明显增加了患儿术后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搔痒等均为吗啡应用的合并症。只有皮肤搔痒一项副作用,预先应用了托烷司酮为了减少呕吐发生率。
总之,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1 mg/kg能增强骶管单次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又减少了各自的副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7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