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贺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贺州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医疗保健情况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54.14/10万,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妊高征。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18.40/10万,死因顺位为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 贺州市“十一五”实施的一系列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改全面开展的“十二五”时期,提高各级产科人员业务水平,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特别是对妊娠内科合并症规范诊疗,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医疗保健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医疗保健水平、社会综合协调状况的重要标志[1]。本文通过对贺州市2001~2010年10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贺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为“十二五”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贺州市2001~2010年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和同期所有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资料。孕产妇死亡定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1.2 按照广西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所有数据均由市县乡三级调查补漏质量检测,2001~2010全市10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均经县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评审后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2001~2010年贺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及一般情况,见表1。
2.2 2001~2010年贺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构成比,见表2。
2.3 2001~2010年贺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医疗保健情况,见表3。
2.4 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68例死亡率54.14/10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2006~2010年孕产妇33例,死亡率18.40/10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两个阶段死亡孕产妇的平均年龄、计划生育情况基本相同,平原居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济中等以上收入档次后阶段占比例提高。死亡原因顺位从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妊高征、其他转变为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片、其他,各类死亡原因的孕产妇接受医疗保健情况,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县级以上死亡及县级以上救治时间,“十一五”均比“十五”有较大的幅
度提升。
3 讨论
3.1 “十五”期间贺州市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重点是提高住院分娩率,全市开展母婴安全工程,取消距乡镇卫生10公里以内的接生员,个别县区实施“降消”项目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00元。住院分娩率从68.28%提高到88.22%,但乡级住院分娩率占74.88%,乡级产科人员对产科出血的识别处理能力不足,产科绿色通道不畅通,滥用维生素、加腹压,村级接生员违规接生,出现危重侥幸不上送医院,造成子宫破裂、胎盘滞留、产道损伤的产科出血死亡较多。
3.2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把提高各级产科质量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重点,全市各县区的实施“降消”项目,加强产科人员进修培训,专家蹲点指导,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明确高危妊娠评分10分以上转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住院分娩。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惠农政策实施,农村住院分娩补助400元及新农合200~300元补助,实行住院分娩限价,以及乡村道路通畅,实行免费接送孕产妇,边远山区免费待产,取消农村接生员资格等措施,住院分娩率由88.02%提高到98.83%,乡级住院分娩率49.24%,从而使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率大幅下降,内科合并症成为第一死亡原因,这与一些经济发达、孕产妇死亡降到一定程度的地区相似[3,4],内科合并症没有得到早发现、早诊治、早干预,市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人员对内科合并症的识别处理及单位内科室间的沟通转诊不及时,严重内科合并症孕产妇不能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是内科合并症死亡的影响因素;滥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加腹压、人工剥膜现象存在,产前检查次数、质量特别是外出打工者的产前保健、高危跟踪不到位是造成羊水栓塞、妊高征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
3.3 对策。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和医改的深入开展,乡村级网底建设得到了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免费的产前检查,为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率,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供了保障,新农合大病医疗补助减轻严重内科合并症孕产妇负担,逐步取消工作人员少的乡镇卫生院的助产资格,加强市县级及中心卫生院规范化产科建设,也将成为可能。高危转诊增加,市县级提高内科合并症的救治能力显得更为迫切,“产内科”模式建立[5],对各级保健院的产科质量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临虹,方利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