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736
不同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刘晓英
第1页

    参见附件(256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提高手术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28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手术方法在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粘连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很多,医院要采取合理措施尽量降低剖宫产率,产妇应慎重选择剖宫产。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利于二次手术操作减少创伤。

    【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腹腔粘连;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再加上医疗风险、社会风险等情况的影响,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有资料显示我国某些城市剖宫产率高达70%[1]。剖宫产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其中以盆腹腔粘连最为常见。现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288例产妇临床资料,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提高手术技术以减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8例行二次剖宫产孕妇,年龄25~37岁,平均29.5岁。孕周37~41周,均为有一次剖宫产史孕妇,距前次手术相隔时间2~8年,平均4.7年。所有产妇未试产,均在原切口行剖宫产术。按照切口类型进行分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

    1.2 分析指标

    ①子宫原切口与临近组织粘连为轻度,大网膜粘于切口为中度,切口与肠管等广泛粘连为重度。②子宫切口处瘢痕与子宫肌层均匀一致为愈合良好,较正常子宫肌层变薄为愈合不良。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壁横切口184例,发生粘连126例,占68.47%;腹壁纵切口104例,发生粘连38例,占34.5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纵切口发生粘连的机率远小于横切口。详见表1。

    子宫下段横切口214例,愈合良好178例,占83.2%;宫体纵切口74例,愈合良好30例,占4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两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可有效解决难产及胎儿宫内窘迫的问题,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文献称国内某些城市剖宫产率已达70%。剖宫产毕竟是开腹手术,产生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机率很大,本组中不同切口发生的粘连率为68.5%、36.5%,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建议产妇尽量自然分娩,选择剖宫产术时需要在腹壁及子宫切口的选择上谨慎处理。下腹壁横切口不易出现腹壁疝,切口与腹纹走向相同,愈合后更加美观,该切口方法是当前剖宫产术应用最广泛的[3]。然而,腹壁横切口具有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容易发生腹腔粘连等缺点,对二次剖宫产妇并不是理想的选择。本组研究中,腹壁横切口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高于纵切口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它的缺点。宫体纵切口将子宫前壁的肌纤维切断,由于宫体部肌肉厚度大不易对合,再加上肌肉的收缩作用,切口愈合受到一定的影响[4]。子宫下段横切口刚好与之相反,由于根据肌肉大致走向切口且肌肉壁较薄,所以切口容易愈合。另外,下段切口有腹膜覆盖,发生粘连的机率较小。

    随着剖宫产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我院在实施手术中尽量保留腹壁血管和神经,不缝合腹膜和宽针距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原理是丰富的血管可提供充足的血液有利于细胞再生;宽针距缝合不易引起缺血和坏死;横切口牵拉力较小,不会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力,从而降低了粘连发生率。

    在临床实践当中,二次剖宫产需要解决盆腔、腹腔粘边及瘢痕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所以二次剖宫产应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实施手术。手术动作要柔和、细致,尽可避免切断血管,需切断的要做到充分止血;认清解剖部位,避免损伤粘连的脏器。在该研究资料中,患者术中均有不同数量和程度的粘连,给手术造成一定的困难[4]。综上所述,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依受术者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以利于二次手术的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参 考 文 献

    [1] 华诏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6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