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94994
小肾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刘兴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小肾癌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小肾癌CT诊断。结果15例等密度或低密度,1例呈高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肾癌;CT;诊断

    作者单位:021008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小肾癌是指小于或等于3 cm的肾癌,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CT的广泛运用,小肾癌的检出率不断增高,由于小肾癌临床治疗效果好,生存率较高,因此对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笔者收集2008~2011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小肾癌,分析其CT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6例患者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46岁,行B超体检或腹部CT检查中发现。16病例均行双肾三期增强扫描,采用GE light_speed 64排VCT,患者常规禁食8 h以上,检查前口服3%泛影葡胺充盈胃肠道,先行中腹部平扫,然后行增强多期增强扫描,增强对比剂为优维显100 ml,采用肘静脉团注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3 ml/s,层厚5 mm扫描,皮质期(25~30 s)、实质期(60~80 s)、肾盂期(3~5 min),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进行扫描。

    2结果

    16例小肾癌中,右肾10例,左肾6例,最大直径3.0 cm,最小直径1.0 cm。15例小肾癌有不同程度突出肾轮廓,1例位于肾实质内。平扫14例小肾癌密度与肾实质略低或相等,1例等密度,1例密度略高于肾实质,其中6例小肾癌内见略低密度区,1例点状钙化。增强扫描11例动脉期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强化程度与肾皮质相等,2例强化程度略低于肾皮质,边缘更加清楚,实质期及肾盂期病灶密度明显减低,2例小肾癌呈轻度强化,16例小肾癌中2例显示假包膜征象。手术病理证实,14例为透明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

    3讨论

    小肾癌CT平扫一般密度较均匀,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内可见小斑片状略低密度区,有学者认为透明细胞浆内富含脂肪,是其密度减低的原因,少数肿瘤呈略高密度,其病理基础可能为瘤内出血为主,小肾癌钙化少见[1]。大多数小肾癌突出于肾轮廓,外凸形态多呈半圆形,局部可欠规则,横断面多与肾皮质交角呈钝角,少数位于肾实质内,当肿瘤位于肾实质内及肾上下极时平扫容易漏诊,冠状面重建有利于肾上下极病灶的显示。

    小肾癌的动态增强方式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由于大部分肾癌是多血供肿瘤,肾皮质血流远大于肾髓质,因此肾癌皮质期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肾皮质等密度或略低于肾皮质。CT值较平扫增加约20~40 hu以上,实质期肿瘤增强强度略有下降,延迟期肿瘤密度明显减低,于多篇报道小肾癌的强化方式一致,少数小肾癌呈轻度强化,除肿瘤本身少血供特点外,也与扫描的期限、注射造影剂的量和速率有关[2]。增强可使坏死区显示更加清楚,使小肾癌的轮廓及对肾盂肾盏的受压情况显示更加清楚,因此增强扫描小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于小肾癌假薄膜的诊断,小肾癌不具有包膜,是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形成的假包膜,而假包膜多见于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早期[3]。CT平扫表现为肿瘤周边一圈完整或不完整的低密度透亮带,增强扫描肾实质期可有中度强化,螺旋CT发现小肾癌假包膜率为10~15%,本组仅两例显示假包膜,而假包膜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