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大多术前营养状况较差,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因此,针对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我们对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9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及传统处理组,观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营养状况及生化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和可以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单位:054000邢台市第三医院普外科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都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容易造成患者脏器功能和免疫功能衰竭,从而增加手术危险性、手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1]。研究显示对可能发生营养不良或已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可改善其临床结局[2]。近年来我院普外科也对部分此类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与传统处理组相比较,疗效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普外科2009年6月至2010年11月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中随机选取48例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44例为传统处理组。具体情况见表1及表2。
表1患者临床资料对比(x±s)
围手术期肠内
营养支持组传统处理组患者资料年龄(岁)62.3±17.164.2±15.2性别(男/女)30/1826/9平均体重(kg)60.562.0术前白蛋白(g/L)37.2±6.637.6±7.1注:P>0.05
表2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比较(例)
手术方式围手术期肠内
营养支持组传统处理组胃癌切除手术2020结肠癌切除手术1614经腹直肠癌切除手术1210注:P>0.05
1.2方法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于术前2 h口服12.5%葡萄糖400 ml,术中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第一天自鼻空肠营养管泵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以25 ml/h匀速泵入,泵完后休息4 h,第2天泵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瑞能(糖尿病患者选用瑞代)500 ml,逐渐加量,术后第4~5天肠内营养达到瑞能/瑞代1500 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直至术后1周。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腹胀,减慢泵入速度后均缓解。传统处理组术后给予胃肠减压,肛门排气后拔出胃肠减压管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第8天生化营养指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情况比较(x±s)
围手术期肠内
营养支持组传统处理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h)50.2±21.768.7±28.6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例)26吻合口瘘(例)02术后肺部感染(例)08术后第8天平均体重(kg)59.355.2术后第8天白蛋白(g/L)36.8±6.531.2±4.3术后平均住院(d)9.213.0注:*P<0.05
3讨论
一直以来,胃肠道手术患者都是术后2~5 d才能进少许流质食物,增加了患者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加。本文是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否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而所作的实验。从实验结果看,这种在围手术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使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减低,体重、生化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缩短了住院时间。上述指标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对肠道上的黏膜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减少了细菌移位,刺激胃肠道内的激素合成以及释放,增加了血液在消化道的流量,也更加有利于身体功能的迅速恢复。肠内营养的的技术操作以及监测比较简单。另外胃肠外营养价格较贵,一天的静脉营养上千元,肠内营养的费用较低,有明显的优越性[3]。对患者来说费用不高,安全有效。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胃患者可迅速补充蛋白质及营养物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肠外营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