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叶十大功劳叶的解剖学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4187KB,3页)。
[4] 广西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著.广西中药志.第2册.南宁: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1963:134,135.
[5] 吴德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编.广东植物志.第3卷.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14,15.
[6] 谢宗万,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73.
[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植物志.第29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226.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中华本草.第8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916,1919.
[9] 刘安莉,何顺志.中国十大功劳属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地理分布的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4):20,24.
[10] 王育生.广西的十大功劳属植物.桂林医学院学报,1996,(03):118,119.
[11] 《湖南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刘克明卷.湖南植物志.第2卷.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01,702.
[12] 郭振良,卢建基.细叶十大功劳的显微鉴别.中药材,2000,23(9):532,533.
[13] 李凤兰,高述民.植物生物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112,113.
[14] 王德利.进化生物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8.
[15] 王勋陵,王静.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105,138.
[16] 廖声熙,刘娟,和菊,等.印楝叶解剖结构与抗旱性关系初步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1,14(4):435,440.
[17] 邢全,石雷,刘保东,等.枇杷叶荚蒾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学意义.园艺学报,2004,31(4):526,528.[18] 李正理.旱生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生物学通报,1981.(4):9,12.
[19] 周智彬,李培军.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干旱区研究,2002,19(2):35,40.
[20] 章英才,闫天珍.花花柴叶片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1):31,33.
[21] 张兴旺,张小平,杨开军,等.珍稀植物青檀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植物研究,2007,27(1):38,42.
[22] 张晓然,吴鸿,胡正海.毛乌素沙地10种重要沙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西北植物学报,1997,17(5):54,60.
[23]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植物学通报,2005,22(B08):118,127.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8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