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251909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诊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5日 v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以及临床的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单位出生的92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在92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中由于围产期因素引起的患儿有40例(43.48%),由新生儿溶血引起的病例有32例(34.78%),由感染引起病例有16例(17.39%),其他因数引起的患儿有4例(4.35%)。所有患儿经光照并结合药物治疗,治愈的患儿共有72例,好转的有16例,总有效率达95.65%。结论 重视围产期的健康教育,提倡优生优育是预防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应加强胆红素的监测,对新生儿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应尽早发现,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诊治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是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使得血液里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引起患儿在巩膜、皮肤以及黏膜出现黄疸。患儿黄疸的症状如果持续2~3周不退,且出现皮肤、黏膜黄疸加深,病情加重等现象则称为病理性黄疸[1]。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种,临床上找出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对于治疗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本单位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92例患有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单位出生患有病理性黄疸的92例新生儿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患儿出生的天数为1~7 d,其中男婴52例,女婴40例。进行剖腹产有80例,占86.96%,早产儿有12例,占13.04%。对本组患儿进行尿液、大便、血液的常规检查,并对患儿的肝功能(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进行检查,根据患儿自身情况进行血培养、胸片、肝胆以及溶血等指标的检查。

    1.2 患儿诊断的标准

    如果新生儿出现如下指标之一则判断为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umol/L):早产儿大于255,足月儿大于220.6,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症状,血红素浓度(umol/L)大于102,血液中直接胆红素(umol/L)大于26,黄疸症状持续2~4周,持续不退,血液中的胆红素每天上升的浓度(umol/L)大于85[2]。

    1.3 患儿治疗方法

    对92例患儿中的80例为间接胆红素升高达到光疗标准的患儿,进行光照与药物结合治疗,患儿每8~12 h进行断蓝光的治疗,光照前应对患儿的双眼以及生殖器用黑布遮盖,每天照射时间为8~12 h,中间间断12~16 h,并对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以及苯巴比妥,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胆红素恢复至正常值就可以停止光照。余下12例患儿为直接胆红素升高,应给予保肝护肝的药物以及退黄治疗,并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并对患儿进行冬氨酸钾镁的静脉注射,对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3]。

    1.4 临床疗效判定

    根据相关的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对患儿的疗效进行判定:治愈:血液中血清胆红素浓度(umol/L)小于85,皮肤黏膜的黄色消退,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好转:血液中血清胆红素浓度(umol/L)大于85,小于221,皮肤黏膜黄色减轻,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无效:血液中血清胆红素浓度(umol/L)大于221,皮肤黏膜黄色没有出现明显的消退或消退后皮肤再次出现黄色。

    2 结果

    92例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见表1, 92例患儿经治疗后其有效率见表2。

    3 讨论

    从本组病例中可以看出,新生儿出现病理性的黄疸,主要原因是由于围产因素引起的,其次是由于新生儿溶血病引起,感染性因素以及母乳性黄疸以及肠道闭锁等因素也会引发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围产期出现缺氧窒息会引发低体温、酸中毒及低血糖等症状,这些病变将会抑制肝酶的活性,使得血清胆红素增高。从92例患儿发生病例性黄疸可知,剖腹产对新生儿出现的病理性黄疸有重要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剖腹产是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因在于剖腹产中产妇在手术过程中会使用麻醉药,通过血液循环,药物将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被胎儿吸收,从而引起胎儿的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导致胎便排出减少[4]。手术后母亲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以防止感染,新生儿吸收母乳后将影响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导致胆红素水平异常。因此,应加强围产期的护理和保健,提高准母亲的保健意识,提倡孕妇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分娩。患儿由于感染因素也会引起病理性黄疸,如胎儿出生前后感染了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性感染均可让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现溶血症也会引发病例性黄疸,如果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引发溶血现象,就可能出现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可以采用光照进行治疗,光照结合药物共同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光照波长应选择425~475 nm的蓝光进行照射,这对于降低血清中游离胆红素的有效方法,对于不适合光疗的患儿可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患儿胆红素的变化,防止患儿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其引发的原因有很多种,从本组病例中可以知道,孕妇做好围产期的保健以及防范感染,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是预防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有效途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5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实用医药》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