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273856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叶永成
第1页

    参见附件。

     13骨折端愈合标准患者无需支持即可完全持重,且不伴疼痛。X线见骨小梁穿过骨折端。

    14疗效评定标准[5]根据患者主诉、踝关节外观、功能及X线表现作4级评定。优:无痛、无畸形、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显示骨折愈合;良:劳累后踝关节轻度疼痛或不适,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0°~15°,x线显示骨折愈合,无畸形;可:时感踝关节酸痛无力,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6°~30°,X线显示踝关节轻度畸形;差:踝关节负重时痛需持拐行走,背伸或跖屈受限在30°以上,外观及x线显示有明显畸形。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14±3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62±36)周。在总体疗效情况方面,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疗效为优者占85%,而对照组仅为60%。此外,本研究中40例实验组患者无疗效差评者,而对照组30例患者中出现2例疗效差评患者。说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和骨折类型比较

    组别例数男女>40岁<40岁闭合性开放性对照组2371713219实验组291122182713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总体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愈合时间

    (周)总体疗效(例,%)优良可差实验组40114±3134(85)6(15)0(0)0(0)对照组30162±3618(60)8(2667)2(667)2(667)本实验组40例患者在分别不同时期服用健脾活血舒筋汤、续骨活血汤和生血补髓汤过程中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胫骨干中下1/3处是胫骨干的横切面由三棱形变为四边形的交界处,因此该交界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胫骨的血供主要来自滋养动脉和骨膜血管,在中、下1/3的骨折易使滋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 段胫骨的血循环主要有骨膜血管供应。同时下1/3段胫骨软组织覆盖少,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供很少,因此下1/3 段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在正常情况下,骨膜在胫骨皮质的血液供应中起较小的作用,当胫骨骨折后由滋养动脉来的髓内血液供应遭到破坏时,骨膜的血液供应就逐渐成为主要作用。故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对骨膜损伤,而带锁髓内钉微创固定法即可最大限度的减少骨膜的损伤。

    近年来,中医药在骨折治疗中受到一致好评[69]。祖国医学认为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在复位和固定方面,手术治疗一般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而在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方面,中医药的疗效较好。“三期辨证”理论是中医在骨折治疗中的辨证施治,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疗效[1012]。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依据“瘀去、新生、骨合”的概念及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气伤痛、形伤肿等基础理论,总结出骨折三期的治疗法则。三期内服中药可以改善微循环,消退肿胀,愈合创口,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促进损伤关节及组织的恢复。

    本研究通过对4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结合对照组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总体疗效都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取得较单纯西医治疗更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779.

    [2]陈孝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4998.

    [3]惠兆喜,张东林,吴良君带锁髓内钉微创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分析.淮海医药,2008,26(6):516.

    [4]梁毅,郑茂斌,丘元,徐世旭,何焕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15例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31132.

    [5]曹启斌,王继磊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 中国骨伤,2002,15(12):748.

    [6]刘明明 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3(22):84.

    [7]李三忠,雷春湘,蒋勇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30例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6):515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