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卒中后偏瘫的临床观察(2)
第1页 |
参见附件。
14评定方法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进行疗效评定。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2周、4周MD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ADL、FCA评分均较前升高,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2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比较见表3。
表1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S)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组601933±682#1525±539989±572*对照组601917±691&1726±5431245±603注:与治疗后4周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组603688±2645#4982±27396124±3124*对照组603628±2652&4259±25365126±2615注:与治疗后4周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2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组603246±1678#4453±1822#5319±1821*对照组603304±1635&4011±17824432±1816注:与治疗后4周比较,#P<005,&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或缺失,并由此引发肌肉和神经元继发性改变,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产生一系列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大脑高级中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脑细胞部分受损后,其临近区域的脑细胞在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可以代偿受损部位的功能,达到功能重组,加强皮质功能区之间的协调[3]。
卒中后经脉不畅,经络失和,经筋失养而致半身不遂、舌謇语涩、肢体麻木。针刺能调和卫气,使“卫气和则分肉解利”,调整气血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血通畅,经筋的功能才得以恢复正常。卒中后偏瘫早期肌张力过低、无力是病程中的一个阶段,这时用针刺刺激各肌群,提高神经兴奋度,促使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残存功能的充分发挥[4]。针灸疗法可以使卒中患者血浆中过度升高的内皮素含量明显下降,改善脑血流量和血流变,促进梗死灶侧支循环的及早建立,并激活损伤中枢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改善因脑细胞缺血缺氧而致的神经功能缺损[5]。随着病情的进展,肌张力增高或单个肌群的力量十分强大,但运动功能仍不能正常进行,这时再以轻刺激,调节肌群间协调运动。针灸治疗充分挖掘患者的恢复潜能,抑制痉挛肌群,诱发弱势肌肉的收缩,促进分离运动的形成,加速随意运动控制的建立和恢复,促进康复进程。
针灸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形成了以针灸为主综合干预的中医康复医疗模式。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可塑性,针灸疗法大量重复的良性刺激促进了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因而获效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干预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雷龙鸣,庞军,陈家兴,等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9,3(1):444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