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心肌Blush分级与左室功能恢复的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Blush分级与左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8例成功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肌Blush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Blush分级<2级组(n=20)和Blush分级≥2级组(n=68)。术后14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4 d时,与Blush分级≥2级组比较, Blush分级<2级组LVESVI和LVEDVI增大,LVEF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后TIMI血流3级者的预后与心肌Blush分级有关,进行心肌Blush分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Blush分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能够快速打通梗死区相关动脉(IRA),减小梗死范围,挽救缺血心肌。研究发现,当闭塞冠脉打通后,有10%~30%的患者不能完全恢复心肌微循环,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slow-reflow Or no-reflow),Blush分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有关。本研究中分析心肌Blush分级与心肌左室功能恢复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1年02月至2012年03月间我院收治住院AMI患者225例,其中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88例,其中男62例,女2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2±11.5)岁。人选标准:①持续胸痛30 min以上,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②符合急诊PCI适应证,至少2个相邻胸导联ST段上台≥0.2 mv或肢导联ST段上抬≥0.1 mV。③急诊PCI后冠脉血流恢复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3级。依据Blush分级标准[1],将所有患者分为Blush分级<2级组(n=20)和Blush分级≥2级组(n=68)。
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按照标准PCI方法治疗,以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照影,确定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以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TIMI血流3级,残余狭窄<20%,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术前顿服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依诺肝素1 mg/kg,每12小时使用1次,使用5~7 d。依临床情况应用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硝酸酯类药物。
1.3左心室功能检查于术后14 d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根据改良的Simpson法,测定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然后依据体表面积校正,算出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资料比较本组88例成功行急诊PCI术的AMI患者,开通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88支。置入支架122个,置入后残余狭窄均<20%。将患者分为Blush分级<2级组和Blush分级≥2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并发症、发病至开通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左室心功能参数比较术后14 d时,Blush分级<2级组LVESVI和LVEDVI值大于Blush分级≥2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lush分级<2级组LVEF比率小于Blush分级≥2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67kb)。
(下载说明) 注意,您目前积分有0(刷新),点击以上链接下载成功后将扣除您5个积分。 如果有某文内容有误而扣除了您的积分,请来信至yhdu@imech.ac.cn以便我们检查原因和为您恢复扣除的分值。 |
鏂囩珷鐗堟潈灞炰簬鍘熻憲浣滄潈浜猴紝鑻ユ偍璁や负姝ゆ枃涓嶅疁琚敹褰曚緵澶у鍏嶈垂闃呰锛岃閭欢鎴栫數璇濋€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鎺ㄥ瓨缁欐湅鍙�
鍔犲叆鏀惰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