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改变与大肠癌关系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改变与大肠癌发病关系及机制。方法 将130例胆道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6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采用胆道测压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术中、术后1、5、10、15 d胆流压力及胆酸水平变化、随访两组患者5年、对照两组患者结肠癌发病率。结果 两组术中胆流压力及胆酸水平比较(t=3.22、2.11,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5、10、15 d胆流压力水平比较(t=5.11、5.25、5.36、5.8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5、10、15 d胆酸水平比较(t=5.01、5.25、5.16、5.3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5年后大肠癌发病率比较(χ2=4.7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改变后可使胆酸水平升高,可能是诱发大肠癌高危因素之一。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胆流动力;大肠癌;关系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主要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其手术方法被视为本病最有效的治疗[1]。大肠癌在我国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胃癌、食管癌发病率下降的同时大肠癌的发病率却逐年升高,但大肠癌的病因不十分明确,与饮食习惯、遗传、腺瘤病、慢性黏膜炎症等有关[2]。本世纪90年代首次报道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可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后,逐步引起人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视。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是否会增加大肠癌的患病率,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来证实其与大肠癌发病关系[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系结石患者130例,每例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按照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65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观察组6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其中男80例,女50例,年龄45~73岁,平均46.7岁。全部为手术患者、单发结石60例、多发结石40例、泥沙样结石30例、结石平均直径0.1~1.0 cm,平均0.45 cm。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MR—CP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入院前均未行任何治疗,全部手术治疗,排除术后胆管梗阻患者。两组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麻下常规四孔法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内置小儿输尿管导管,备术中及术后测压用。明确胆总管,于其上段纵行切开,长度取决于胆管结石大小。胆道镜取石,明确胆总管结石已取净,胆总管下端通畅,无严重胆管炎症,小儿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均引出体外,小儿输尿管导管夹闭备术后测压,用带针可吸收缝线全层锁边缝闭胆总管, 胆道压力测定分别于术中及术后第1、5、10、15天清晨。空腹时采用中心静脉压力测定管测压,其过程由专人严格按规程操作测压方法:患者平卧位,术中测压时须将手术床摇平,放尽气腹,测压者站于患者右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注满压力管,压力管连接小儿输尿管导管,待压力管内液面静止时,所显示的数值即为当时胆道静水压。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胆流压力及胆酸水平变化,见表1。
2.2 两组术后1、5、10、15 d胆流压力水平比较,见表2。
2.3 两组术后1、5、10、15 d胆酸水平比较,见表3。
2.4 两组患者5年后大肠癌发病率比较见,见表4。
3 讨论
大肠癌是指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其中由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大肠癌,为胃肠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约占大肠恶性病变的1%。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40%~6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开展规范化的手术治疗仍是提高大肠癌疗效的关键[5]。美国医生经过16年的随访观察,有877名有大肠癌,排除年龄和其他的危险因素,发现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存在显著相关性[6]。近几年来国内研究主要为回顾性的,且大多数研究显示支持前者观点。本研究显示两组术中胆流压力及胆酸水平比较(t=3.22、2.11,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5、10、15 d胆流压力水平比较(t=5.11、5.25、5.36、5.8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1、5、10、15 d胆酸水平比较(t=5.01、5.25、5.16、5.3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5年后大肠癌发病率比较(χ2=4.7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胆囊切除术后胆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大肠癌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胆囊切除后,胆流动力学及胆汁的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源源不断进入肠道,造成肠肝循环量的增加,厌氧菌与初级胆酸在肠道中接触频繁,使其脱羟化作用增强,胆酸中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LCA和石胆酸比DCA)比例将增多[7]。次级胆汁酸中的LCA是大肠癌促发剂;而且DCA可转化为甲基胆蒽,后者已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致癌物质[8],本研究认为胆囊切除后肠道中次级胆汁酸浓度增高为大肠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5.
[2] Madaesy L, Fejes R, Kurucsai 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biliary pain and dyspep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effect of papillotomy.world JGastroenterol,2006.12(42):6850—685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