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节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类型,大便次多、量多、水分多,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布拉氏酵母菌为生物性止泻剂,对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我科将收治的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确诊[1]。
1.2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6月1例,6月至2岁37例,>2岁2例。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月2例,6月至2岁35例,>2岁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3 方法 两组患儿常规予补液,口服蒙脱石。观察组并口服双歧杆菌。治疗组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法国百科达制药厂生产,规格0.25 g/6袋/盒。<1岁,每天1袋,顿服;>1岁,1次1袋,2次/d。观察记录患儿大便次数及性状,全身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服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进行总有效率比较。
1.4 疗效判定 治疗72 h内,腹泻减至每日<2次,大便外观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有效;治疗72 h内,大便性状好转、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即为好转;治疗72 h内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资料进行χ2检验,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病原为轮状病毒,好发于秋冬季节,在婴幼儿中成散发或小流行。病毒侵入肠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受累的肠黏膜细胞脱落使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形成腹泻。同时受损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加重腹泻。目前对本病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主要是补液,服用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临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为细菌类微生态制剂,作用机制是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但细菌类微生态制剂必须低温保存,且不能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布拉氏酵母菌属于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耐药,可以和抗生素同时服用,而且常温下保存不影响药效。布拉氏酵母菌容易定植于肠道,不会被胃酸、胆盐等破坏。其还通过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直接抑制致病微生物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和粘附[2]。并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途径中NF—KB的易位而发挥抗炎作用。还能促进肠上皮细胞成熟,从而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具有肠道营养作用,使双糖酶活性增加,促进钠水的重吸收[3]。布拉氏酵母菌的上述作用机理有利于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我科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其保存和服用更加方便,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布拉氏酵母菌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