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应用
【摘要】 目的 观察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将3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性导尿4周,疗效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进行评定。结果 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3.3%。结论 间歇性导尿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从而减少尿路感染与防止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大多数患者会遗留膀胱功能障碍,不仅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还容易导致感染,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减退或衰竭[1],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为了观察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疗效。我们对4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前后观察,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30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康复医学》[2]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脊髓损伤者。③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不配合本治疗者。③尿道畸形、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者。④严重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尿道周围脓肿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2 治疗方法间歇性导尿
根据情况决定导尿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情况每4 h导尿一次,尿量在300~400 ml/次为宜,尿量不得超过500 ml/次,而且膀胱内压不得超过40 cm水柱。残余尿量300 ml左右时应改为3次/d,当残余尿量200 ml左右导尿2次/d,当残余尿量150 ml左右导尿1次/d,当残余尿量<100 ml时,可以根据情况停止导尿。每次导尿前,首先进行20 min膀胱功能训练,待自发排尿后进行导尿。膀胱功能训练主要为扳机点排尿训练:我科常规采用叩击耻骨上区的方法,15~20 min/次,频率为80~100次/min,叩击宜轻而快,避免重扣。
, 百拇医药
3 疗效观察指标
尿流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测定。②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
4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
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泌尿系感染无或轻度,残余尿量<100 ml,无尿失禁情况发生);显效:残余尿量减少,尿中无白细胞;无效:病情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
5 治疗结果患者
30例,痊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治疗效果显著。
6 护理体会
脊髓后长期留置导尿会使尿路长期开放,增加感染机会,而膀胱过度充盈易造成细菌滋生,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尿液返流则会造成肾功能损害。而间歇性导尿有规律地开放尿路,可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许多临床研究也认为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因此间歇性导尿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下几点是我的临床体会。
, 百拇医药
6.1 间歇导尿前护理:对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健康教育,介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知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间歇导尿的目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如何减少污染、配合操作。
6.2 间歇导尿的护理:做好导尿前相关准备工作,包括物品准备、患者准备、环境准备;间歇导尿时机导尿宜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开始;导尿间隔时间应根据残余尿量而定,一般情况每4 h导尿一次,尿量在300~400 ml/次或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为宜,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100 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3]。
6.3 间歇导尿后的护理:定期进行外阴及会阴消毒,嘱患者便后及时清洗外阴,自我导尿注意保持清洁,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出现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39.
[2] 南登昆.康复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0.
[3]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二).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10-215., 百拇医药(葛贝贝)
【关键词】
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大多数患者会遗留膀胱功能障碍,不仅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还容易导致感染,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减退或衰竭[1],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为了观察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疗效。我们对4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前后观察,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30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康复医学》[2]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②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脊髓损伤者。③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不配合本治疗者。③尿道畸形、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者。④严重的尿道炎或膀胱炎、尿道周围脓肿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
2 治疗方法间歇性导尿
根据情况决定导尿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情况每4 h导尿一次,尿量在300~400 ml/次为宜,尿量不得超过500 ml/次,而且膀胱内压不得超过40 cm水柱。残余尿量300 ml左右时应改为3次/d,当残余尿量200 ml左右导尿2次/d,当残余尿量150 ml左右导尿1次/d,当残余尿量<100 ml时,可以根据情况停止导尿。每次导尿前,首先进行20 min膀胱功能训练,待自发排尿后进行导尿。膀胱功能训练主要为扳机点排尿训练:我科常规采用叩击耻骨上区的方法,15~20 min/次,频率为80~100次/min,叩击宜轻而快,避免重扣。
, 百拇医药
3 疗效观察指标
尿流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测定。②尿中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
4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
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泌尿系感染无或轻度,残余尿量<100 ml,无尿失禁情况发生);显效:残余尿量减少,尿中无白细胞;无效:病情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
5 治疗结果患者
30例,痊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治疗效果显著。
6 护理体会
脊髓后长期留置导尿会使尿路长期开放,增加感染机会,而膀胱过度充盈易造成细菌滋生,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如果尿液返流则会造成肾功能损害。而间歇性导尿有规律地开放尿路,可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许多临床研究也认为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因此间歇性导尿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下几点是我的临床体会。
, 百拇医药
6.1 间歇导尿前护理:对患者进行间歇导尿的健康教育,介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知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间歇导尿的目的、意义、过程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如何减少污染、配合操作。
6.2 间歇导尿的护理:做好导尿前相关准备工作,包括物品准备、患者准备、环境准备;间歇导尿时机导尿宜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开始;导尿间隔时间应根据残余尿量而定,一般情况每4 h导尿一次,尿量在300~400 ml/次或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为宜,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100 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3]。
6.3 间歇导尿后的护理:定期进行外阴及会阴消毒,嘱患者便后及时清洗外阴,自我导尿注意保持清洁,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出现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939.
[2] 南登昆.康复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0.
[3]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二).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210-215., 百拇医药(葛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