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接诊的8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将其分为检测组和常规组,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采用比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对两组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照比较。结果 8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比较,4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检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缩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于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可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病变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
血栓前状态即为血栓前期,反应了血管内皮、血小板、凝血因子与抗凝血蛋白和血液粘度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血栓形成。现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已成为多见病、多发病,病情发展严重可使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而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进行检测,对于早期预防血栓形成及防治血管病变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接诊的8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和健康孕妇,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讨论分析,现报道结果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0例孕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等WHO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糖尿病孕妇检测组和健康孕妇常规组,检测组40例孕妇,对照组40例孕妇,年龄23~365岁,对2组孕妇进行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检测,两组孕妇在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
12 检测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样2份,1份注入以0109 mol/L枸橼酸钠与全血1∶9抗凝的凝血专用试管中轻轻混匀,3000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层液;1份注入试管并分离血清,立即测定空腹血糖、CRP等。使用国产TYXN96多功能智能血液凝聚仪、318MICROPLATE READER全自动酶标仪,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采用比色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 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检测组和4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比,妊娠糖尿病孕妇检测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检测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显著降低,两组进行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使身体的多个脏器、器官受损,而妊娠孕妇的自身生理特点,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和抗凝血蛋白状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两者统一于一体,会加大血栓形成的几率,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状态的机体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必要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影响[3]。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检测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凝血与纤溶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由血管内皮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具有调节纤溶酶活性的作用,对比两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果证实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较为严重[4]。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对于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可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病变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颖瑛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当代医学,2012,18(1):6970.
[2] 陈小娟,高飞,杨红玲,等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