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694320
面神经血管减压术中责任血管辨认及处理技巧(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
     3.2 术中 责任血管的判断 准确的判断责任血管是提高MVD疗效的最重要因素[6]。①术前MRI的检查可以基本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走形方向及面听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另一方面根据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有助于责任血管判断,AICA起于基底动脉,在桥延沟附近围绕桥脑,发出分支供应进入内耳道的神经,在进入内耳道前形成内耳道袢,折向小脑,绕过绒球到达小脑中脚;PICA是VA颅内段的最大分支,走行于面、位听神经下方;VA较粗大,易辨认。结合这两方面,术前对责任血管有个预判,在术中能做到心中有数。②责任血管探查的重点在REZ。关于面肌痉挛的病因,多数学者认同Gardner短路学基础上的微血管压迫(MVC)理论[7]。该理论认为REZ对血管压迫特别敏感,该区缺乏雪旺氏细胞的包裹,由于长期血管波动性压迫,易发生脱髓鞘病变,无髓鞘神经纤维出现过度兴奋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面肌抽搐症状。③面神经REZ位于舌咽、迷走神经的内上方,术中分离面听神经与舌咽神经之间、舌咽神经与小脑之间的蛛网膜后,向内上方牵开小脑绒球,面神经REZ区一般能得到很好的暴露。真正的责任血管一般呈襻状压迫面神经REZ,责任血管往往与面神经REZ呈“十”字或“X”形交叉,部分面神经受压呈弧形,有明显压迹,接触受力点的责任血管外壁呈白色或淡黄色。仅仅与面神经REZ接触或平行的血管及面神经干远端和脑桥侧池的游离血管往往不是责任血管。责任血管为多根时,真正的责任血管往往隐藏在外面粗大血管的内侧面或小脑绒球的内后方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68 字符